•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工作动态

【邓州市】在高标准农田里收获新希望

2020-09-08 作者:佚名 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九月金秋,硕果累累。9月2日,邓州市腰店镇黄营村的一片玉米田里,种植大户王海波拨弄着叶片,随手扒开一穗儿玉米笑着说:“长势不错,又是个丰收年!”绵延两公里,王海波流转的1000余亩耕地上,玉米挺拔健硕。邓州市农技中心农作站站长孙立黎的测产结果显示,亩产量在1100斤以上。

  今年秋季降水偏多,但在“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里,王海波依然保持稳产高产,加上今年玉米行情上行,预计收入可观。

  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王海波的笑容,是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中原粮仓的生动体现,也是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鲜活注脚。

  高位推动同频共振

  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3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以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为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各部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96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9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河南贡献。

  资金、土地、道路、水利、电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如何激活“一盘棋”?我省形成了多部门协作、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确保项目高效实施。

  省发改委、财政厅积极协调,在省级层面实现“一个任务清单、一个资金渠道、一套管理体系”;省自然资源厅积极行动做好新增耕地指标核定、认定,出台指标交易指导性文件,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上市交易;省水利厅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实现灌区干支渠与高标准农田末级渠系相贯通;电力部门从今年开始,全部承担项目区高压设施的投资建设和后期运维。

  在建设投入上,我省探索多方筹措资金的融资模式。财政投入上明确省、市、县分担比例,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用好金融资金,省农业农村厅先后与国开行河南分行、农发行河南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市县使用政策性贷款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政策支持;运用市场化手段、采取总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高标准农田为平台,将有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资金聚合效应。

  此外,农业科研院所、水利勘察设计机构等积极发挥外智外力,确保了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无缝衔接、项目顺利实施。

  合力带来高效,仅今年66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的高压设施,就可节约财政资金5亿多元。

  建管并举农田高质量

  除日常维护外,每到生产关键时节,开封市各地的井长们,就会对农田机电井管“特殊照顾”,保证设备“靠得住”“用得上”。

  上图入库、“网格化”全域监管,在全面摸清现状的同时,利用大数据和基层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一中心四平台”,开封市实现了“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的全面梳理,并实现实时发现问题、实时交办处理,也为下一阶段全市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建设和管护打下坚实基础。

  纵观全省,严管质量、强化管护、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全省实行投资标准、技术路线、建设模式、项目实施、建设规范的“五统一”,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在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全程监督,确保建成优质工程、示范工程,打造经久耐用的民生工程。在强化管护上,严格执行《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推进管护利用法治化。先后推广村组集体集中管护的“共管模式”、聘请第三方机构管护的“外包模式”、委托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管护的“托管模式”、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的“自管模式”等,进一步理顺农田灌溉用电设施建设和管护体制机制,并于今年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理顺农田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实施方案》,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以来农田灌排工程建成后通电难、用电难、管护难问题。

  “智”高一筹农田添效益

  “庄稼长得咋样?”商水县张庄乡南岭村52岁的种粮大户邱守先打开手机、点开“视频监控”就能看到。得益于安装在张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17个360度旋转摄像头,邱守先等种植户实现了“智慧化”“可视化”种田。而在商水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除一流的基础设施外,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农用直升机、无人机等高科技“硬核”设备,也一应俱全,为农田增添新效益。

  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一项项创新,让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向未来、走在前列。

  针对已建项目区,我省瞄准“痛点”“难点”,先期开展普查整改工作,对项目区的灌溉、配电等重点设施全面普查、整改,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普查工作,并建立整改台账;而在新建项目区,依托全省19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每个省辖市选择1个至2个经济实力强、农田基础条件好的县,按照不低3000元/亩的投资标准,重点打造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样本和树立标杆。

  与此同时,全省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模式,将高标准农田项目与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结合,与科研院所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形成叠加效应,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记者董豪杰)

责任编辑:陈博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0/09-07/1764190.html
上一篇: 【邓州市】科技架金桥 畅通致富路

下一篇: 孟州市召开涉农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