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可对话,见面走半天。种粮几山坡,收成全靠天。辛苦一年又一年,日子还在新中国成立前。”龙陵县木城乡乌木寨村马鹿塘村民小组曾经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
马鹿塘村民小组位于木城乡东北部,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有农户45户169人,其中41户为傈僳族。村民分散居住在3座大山之间,住的都是茅草房、杈杈房,多数人靠救济过日子。
为了改变贫困现状,2013年马鹿塘村民小组实施统规统建,共整合各类资金1244万元。如今的马鹿塘村民小组,极具傈僳族传统风格的安居房依山而建,人畜分离,厨房、卫生间统一合理布局。环境的“颜值”提升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也发生了变化。
“自从马鹿塘搬迁以来,赌钱喝酒的人少了,寨风民风好了,家家都重视教育。谁考上高中,寨子里的每一家就鼓励他(她)50元钱,考上大学就鼓励100元钱。”谈及马鹿塘的变化,小组长胡志贵由衷地感叹。
村民余翠香一家6口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走进她家,夫妻俩正和刚接到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女儿忙着进行烤烟分级扎把。丈夫罗永生介绍,平时要接送儿子上学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烤烟种植,去年种了11亩,收入5万多元,今年的收入应该会比去年好一点。余翠香只读过小学一年级,基本不识字。饱尝不识字痛苦的她暗暗发誓,绝不让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乌木寨小学没有学前班,余翠香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30多里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乖巧懂事的余招艳深知父母不易,学习很努力。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后,她终于接到了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余翠香泪如泉涌。
“余招艳是我们傈僳族的一颗星,也是马鹿塘的一颗星,她是我们孩子今后学习的榜样。”村民胡云苍说。偏僻的山沟沟里,出类拔萃的余招艳成了村里的骄傲。余招艳被南开大学录取的消息传开后,朴实善良的傈僳族村民每家拿出100元钱向她家表示祝贺。收到乡亲们沉甸甸的心意后,余招艳感激地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我是马鹿塘的姑爷,听说余招艳考上了南开大学,我特别高兴,特意从天宁赶过来祝贺,希望她能激励更多的孩子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村民杨加富得知山沟沟飞出金凤凰时,从60多里外的天宁特意赶来祝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