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我家房子漏水了。”“刘书记,有企业把污水排到了我的田里。”这几年,江西省大余县新城镇分水坳村的群众形成了一个共识:遇到困难就找刘书记。村里的贫困学生在作文里写道,“刘书记不仅帮我们家渡过了难关,还带领全村人民一起致富,长大后我也要做像他这样的人。”
这位“刘书记”,就是江西省赣州市委政法委派驻大余县新城镇分水坳村第一书记刘光辉。驻村扶贫4年多来,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人物”,村民遇到大小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困难越大,我们越要迎难而上”
2016年3月,刘光辉到村任职,县里几位同事就给他打“预防针”:“你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这个村基础不太好。”在村里,他马不停蹄,深入群众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情,发现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分水坳村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没有集体收入,山林田地也全部分包到户。
村内基础设施欠账大,7个小组农田灌溉困难,2个小组没有通村公路,1个小组安全饮水问题尚未解决。
贫困户80%以上为因病因残致贫,贫困程度深,发展能力不足。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2014年曾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面对这一情况,刘光辉坚定地说:“困难越大,我们越要迎难而上!”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分水坳村的扶贫工作,决不能仅限于物质上的帮扶,必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和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从此,他立定脚跟,吃住在村,带领基层干部群众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要解决村里的问题,先解决集体收入问题”
“宁找有钱的富裕户,不找没钱的村支部。”这是一些群众私下的玩笑话。但在刘光辉看来,这些玩笑话直接影响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长期放任不管会影响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说干就干,先从发展集体经济入手。
他深入市场调查行情,了解政策走向,听取群众意见,着力解决资金难题,筹集280万元,兴建了一座装机容量为400kW的光伏扶贫电站,并网运行至今已产生发电收益150多万元。在新城工业小区兴建一栋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村级标准厂房,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生租赁收益16万元。
这两个项目产权均归村集体所有,2020年前产生的收益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后,授权村集体经营管理,所得收益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巩固脱贫成效。
“大家都把腰杆挺起来,堂堂正正奔小康”
刘光辉刚驻村那会儿,几乎每天不到上班时间,村部门口就围了一群人,要求纳入贫困户、办理低保或者临时救助。有的人抱怨:“别人开小车,住洋房都能吃低保,我为什么不可以。”有的怀疑村干部偏私,认为里面一定有“猫腻”。刘光辉注意到,在讨要低保的人当中,竟然还有不少壮劳力,而当时村干部面对群众质疑,竟习以为常,并没有多作解释。
“等、靠、要思想一定要扭转,我们的工作也要敢于晒出来,接受群众监督,大家都把腰杆挺起来,堂堂正正奔小康。”刘光辉耐心向群众宣讲政策,专门安排时间、地点接待群众来访,回应群众质疑。每年组织村“两委”班子两次述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民主评议人员库,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务监督员随机抽取村民代表参加,并吸纳群众旁听,决策过程和结果全程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
对一些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刘光辉总能想到办法,鼓励、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劳动生产,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如今,村里的红黑榜评选、感恩励志宣讲会已成为贫困群众比拼的舞台,争当贫困户、抢着吃低保的现象已成为历史,群众向干部“炫”得最多的是,“我今年多种了2亩辣椒,新冠疫情影响不了我们今年的收入。”“儿子下半年毕业,单位已经落实好了,又多了一份收入。”等。
4年多来,分水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子强、产业兴、村容美、乡风淳、治安好、民生惠,分水坳村成为大余县第一批整村脱贫退出的“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被评为全县精准扶贫先进村、平安模范村居、党建工作先进村,刘光辉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赣州市、大余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