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层党建网) 长宁区建管工作党委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市委第九次会议及十届区委第十次会议精神,积极发挥大口统筹作用,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的目标,聚焦重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
强化党建引领,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凝心聚力
长宁区建管工作党委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的目标任务,聚焦重点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在全系统推进“城建先锋”党建品牌示范点创建活动;深化区域化党建,推动行业党建联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助力长宁城区建设管理取得新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验,紧紧围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导系统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四史”学习教育期间,区建管工作党委及下属党支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及十届区委十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日常自学相结合,引导党员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启智、学史砺能、学史正风,并结合长宁建管系统工作实际,全面推进经济楼宇、市区重大工程建设;针对全区29个严重积水住宅小区,汛期期间采取驼峰与单向阀改造、局部小包围强排和专项防汛改造多种方式精准施策;提前完成雨污混接改造和消除劣五类水体工作目标,打造苏州河健身步道(二期)西延伸等滨河亲水空间,在学习中领悟“四史”内涵,坚守初心使命。
提升整体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区规划资源局党组组织党员干部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始终围绕民生,从规划源头谋篇布局,探索研究市政道路土地、规划审批新模式,探索创新社会参与市政设施建设新模式,对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和长宁区建设发展目标,推动中心城区第一批单元规划公示等工作,全面提升长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通过用好存量土地转型提高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现状土地效益较低的零星工业地块等用地按规划实施,在土地经济密度和社会效益双提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信息化服务等手段助推重大工程项目复工,健全防疫期间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主动跨前了解建设单位需求,跟踪项目进度,突破瓶颈问题,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妇保院整体改造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娄山关路445弄等项目方案落地。区房管局党委班子成员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的基础上,每月参加联系点党支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调研研究,推进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的历史资料采集和调查摸底,全面开展入户调研工作,让历史建筑焕发新风貌,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渔光邨经过整体修缮,在解决房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质量,提升了老建筑的人文价值与美观性,展现出长宁海派老建筑的特色。
优化环境品质,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之城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纳入日常学习教育,以联组学习等方式调研示范项目,商讨管理良策,携手共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及时处理医废垃圾工作中,对全区26家医疗机构和6个“临时隔离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切实加强医疗污水监管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提升相关场所环境安全系数。区绿化市容局党委以“实”字为导向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坚持“绿色宜居”理念,聚焦“最干净、最有序、最文明、最安全”的城区管理目标,推进市容环卫、绿化景观等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把更多的善意和温暖体现到城区建设、管理的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中。不断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高标准贯彻落实《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用“八个首创”跑出长宁垃圾分类“加速度”,全市首个“一网统管”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及首个“AI+垃圾分类”新时尚微网在长宁应运而生,并首次试点餐厨废弃物线上申报管理系统。区城管执法局党委通过参观红色资源阵地、开展支部书记党课评比、党员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引导党员打牢思想根基,汲取前行动力,激发昂扬斗志,保持干事创业的十足劲头,在服务中心工作中践悟初心使命。在全区10个街镇和临空园区,209个居委和单元全部创建成为“无违建创建先进街镇(园区)”和“无违建创建先进居委会”的基础上,稳步开展违建清库和无违复评工作,全面推进美化街区环境、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六大专项执法整治,从平面到立面,还良好市容于民、还清静环境于民、还公共安全于民,让居民有充分的获得感。
狠下“绣花”功夫,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区建管系统各单位在“四史”学习教育期间,结合主题党日、共建签约、专项巡查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标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目标,坚持在城区建设管理中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断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快“黑色蜘蛛网”入地,旧貌换新颜。为进一步建立常态长效沟通机制,发挥行业优势,长宁区建管党工委联合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党委、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成立长宁区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党建联盟,主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协调优势,形成党政合力、市区合力、政企合力,打通架空线入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关系不顺、传导不力等“中梗阻”问题,着力解决电站选址、文明施工等架空线入地整治工作中的难点瓶颈问题,确保工程项目平稳有序实施。今年以来,万航渡路、定西路、凯旋路、江苏路、武夷路5条道路的架空线入地工程及时复工,道路景观有较大提升。
“精品小区”利好叠加,居住环境持续提升。通过打好非成套公房改造、精品小区建设、加装电梯和红色物业组合拳,从居民居住需求出发,全力实施居住功能、环境品质、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改善。其中,非成套公房的成套化改造已累计开工扩建改造19万平方米,累计竣工7.9万平方米;精品小区已竣工121万平方米,在建166万平方米,计划新开工116万平方米;通过“电梯梦”惠民工程,已累计立项批复183台,投入使用39台,位列全市前列。通过携手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属地民警等社区各方打造红色物业“惠·议厅”,共同协商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为居民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商量好的良性局面。
“美丽街区”精雕细琢,在漫步中学“四史”。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的理念,统筹结合架空线入地、城市更新、绿化景观提升、无违村居等工作,进一步发掘各街区自身优势资源,重点打造“艺术愚园”“静雅五夷”“人文新华”“漫步番禹”四个特色街区,使游客、居民能够“停得住、坐得下”,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品质,营造“生态、特色、优美、静雅、和谐、宜居”的街区环境。江苏路街道和华阳路街道在美丽街区重点项目建设中,挖掘出一批历史故事和典型人物,分别开发出“愚园路红色记忆”情景党课,推出了“武夷路美丽街区红色印迹展”,吸引广大党员、群众前往参观学习,感受美丽街区背后蕴藏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