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层党建网) 东华大学精心部署搭建平台、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立体式”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精心部署搭建平台,构建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制定《东华大学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四史”学习教育的指南针、路线图,列明五大学习内容、17项教育举措,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学校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加以深入实施。组织专题辅导。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积极开展“四史”专题学习,邀请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等专家已作10余次专题辅导报告,线上线下听课人次逾千人。搭建学习平台。学校启动“四史”学习教育共享平台建设,包括校“四史”宣讲团专家学者,以及由图书馆、档案馆等策划的“四史”图书展、“四史”讲堂、校史图片展等,实现同一时空下读史、听史、观史的多元学习体验。
紧密结合办学特色,以史育人传承红色基因
立足老校区红土地。学校抓住延安路老校区系光华大学旧校址这一独特的历史资源,引导干部师生走进老校区,走进位于老校区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纺织行业、东华大学伴随新中国逐步发展壮大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学校依托国家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这一资源,推出“百年党史党课”学习系列课程,讲述中国共产党与上海纺织工人运动的缘起、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学校组织师生参观我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之一郁铭芳院士生平图片展,并加大抗疫中涌现的东华先进师生宣传,邀请历届“进博先锋”在主题党日活动中以“微党课”“微演讲”等形式进行经验分享,引导广大党员继承“进博精神”,用自强不息、爱党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教育推动以史育人。
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积极拥抱“云课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学校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开设“云党课”“云直播”“云班会”,如校团委以“云直播”方式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渔阳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拓展区域联合学习。多个基层党组织联合区域内党建联建单位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内容。打造“行走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等二级单位党组织充分利用暑假,在疫情防控允许条件下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家乡“四史”学习教育实践调研,寻访当地红色纪念馆,调研当地红色地方史,挖掘英雄人物事迹、地方革命故事、革命歌曲等,用行走的课堂把“四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实践育人力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