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基层丨“三花”绽放 乡村美如画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农民丰收节  图/合川区三庙镇

  清晨,漫步在响水滩河畔,百亩荷花红绿相映,轻风一过,馨香袭人;晌午,摘一把莲子,焖一道莲子鱼,鲜嫩爽滑,让人回味无穷;夕落,围坐在院坝里,听一曲“坐歌堂”,悠扬婉转的歌声回荡在乡野……8月30日,踏入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这样的场景让人流连忘返。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戴花村在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努力书写着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绽放的荷花吸引来游客写生  图/合川区三庙镇

  生态农业催开“致富花”

  如今的响水滩,20公顷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谁也想不到,十年前这里却是一条黑水横流、臭气熏人的“脏河”。谈及响水滩的蜕变,还要从一位叫何波的小伙说起。

  何波,是土生土长的三庙人,从小生活在响水滩边,他对这条河有着浓浓的乡情。

  为了让这条“脏河”重返清澈,恢复昔日的光景,三庙镇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收效甚微。2015年,返乡创业的何波,主动请缨清理响水滩流域的河道,发动周边村民共同治水剿劣,而且提出了在响水滩种植太空荷的想法。

  何波的建议很快被三庙镇政府采纳。在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何波的荷花种植规模从6.7公顷扩大到20公顷,年产值达95万元。每到荷花盛开,前往戴花村赏荷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村民售卖土特产一个月就收入3000多元。

  谈起响水滩荷花生态园,何波的脸上难以藏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我小时候是被抱养到戴花村的,从小到大乡亲们对我都很照顾,看到他们赚钱了,我心里也特别高兴。”

  治理一条三庙河,打通一条致富路。响水滩被打造成“水岸湿地、映像花田”生态景观河后,戴花村立刻成立了荷合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合作社+业主+农户”的模式,集中流转土地33.3公顷,以稻、菜轮种的方式,向市场提供无公害时令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合作社每年稳定用工5至6个月,带动13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年。

  “谁不说我们家乡好,三庙河的水质好了,环境美了,产业做大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这样的日子有奔头啊!”戴花村党支部书记黄宏奎谈到荷合农村专业合作社,满脸都是欣喜的笑容。

  

  ▲戴花村修身讲堂  图/合川区三庙镇

  逢十协商浇灌“和谐花”

  “老人上了年纪,又要照顾小孩,也种不了那么多的地,大部分土地闲置起蛮可惜的。”7月底,在重庆务工的何代明,为了赶上村里的“大日子”,坐上了回老家的班车,听说自家闲置的土地可以通过流转收租金,他难掩内心的激动。

  何代明一大早就来到三庙镇戴花村村委会。村委会的会议室挤满了人,有镇上的机关干部,区、镇人大代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发展产业。”村委会工作人员开门见山地说道。

  “土地流转合同和谁签?租金怎么算?”“生猪养殖的技术哪里来?效益怎么样?”会上,大家热烈讨论,村委会工作人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向村民宣讲相关政策。

  经过投票,大家同意由村民流转土地,业主单位出技术、资金,共同发展效益农业。村委会当场决定:流转3.3公顷土地,种植蔬菜,42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14.7公顷土地,发展生猪养殖,106户村民与德康生猪农业公司签订协议。

  “以前,村里的很多事情,我们都不了解具体情况,现在村里的‘大日子’,村委会都会邀请我们过来一起协商,我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当场就能解决。”何代明告诉记者。

  何代明口中的“大日子”,正是三庙镇推行的“逢十协商日”制度。三庙镇将每月10日、20日、30日中的某一日或者两日确定为群众协商议事日,针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组织机关干部、人大代表、部分利益相关人员与群众代表,集中研究讨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

  

  ▲民间文化艺术之星选拔赛现场  图/合川区三庙镇

  乡风民俗绽放“文明花”

  走进戴花村,随处可以看见文明的行为、随时可以听到文明的问候,睦邻友好、崇尚科学、实干兴业的文明新风遍拂整个村庄。

  何波最近又有了新头衔——新乡贤。由他发起主办的“小何说事”文化茶座,每周一场,场场座无虚席。大到政策法规,小到邻里关系,他用小故事向群众讲述大道理。

  光靠乡贤带动远远不够,如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戴花村把目光转移到“身边的榜样”,将评选出来的“文明之星”“好婆婆”“好媳妇”等模范人物,请进道德讲堂、梦想课堂,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励群众、感染群众,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

  “留守学生秦友黄涛考上重点大学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一字不识的奶奶‘带’出了一个大学生,我家的条件比他还好,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刚刚参加完梦想课堂的黄清尧,听了留守学生秦友黄涛分享的成长经历,收获良多。

  傍晚,伴随着蝉鸣蛙叫,从远处传来阵阵歌声:“堂勒屋点勒灯,灯勒开花也,新姐儿你勒明天也,要勒出嫁也……”走到现场,几位穿着荷花主题的民俗服装,围着即将出嫁的新娘促膝团坐,为新娘喝彩,送上祝福。

  “一曲《坐歌堂》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有哭有笑,有骂有闹,很值得让人回味。”来戴花村赏荷的陈女士,在这里感受到了最真实的年代情怀。

  三庙镇文化中心主任赵毅介绍,“合州坐歌堂”是合川极具代表性的古老婚嫁习俗,指的是女孩出嫁前一天晚上举行的欢庆仪式,2014年被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合川区第二个民俗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传统民俗文化重现生机,戴花村设立坐歌堂非遗展厅,邀请民间艺人对坐歌堂进行编排改进,将传统唱法和现代表演有机融合,既表达对父母感恩、祝愿、惜别,又歌唱幸福美好的生活。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564132.aspx
上一篇: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二)剿灭刀儿教

下一篇: 关注|川渝审计携手,切实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