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观点 | 人才自古要养成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的精装版和平装版  图/李贺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年轻干部的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党员干部教育、多岗位锻炼、交流提拔任职,都是组织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方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具体来说,就是要:

  加强理论教育,养成“头脑清醒”。年轻干部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但仍然存在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能用党的理论知识推动工作等突出问题。在2013年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干部一开始就想明白当干部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走好从政第一步。”因此,党员干部教育应从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强化理论教育。开设导读课程,引导他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跟党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兴起了学习热潮  图/付敏 詹伟伟 季云冈

  加强实践教育,养成“肩膀过硬”。2017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据一份关于年轻干部急需提升的能力素质问卷调查显示,73.3%的人认为当前年轻干部急需提升的能力素质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66.9%的人认为是“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63.8%的人认为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33.1%的人认为是“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25%的人认为是“谦虚好学的个人素养”,17.2%的人认为是“组织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因此,除政治思想课程外,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应多增加实践指导课程,多增加群众沟通协调能力与个人素质能力提升课程,不断提升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群众工作、沟通协调的能力素养。同时,针对年轻干部直接领导经济工作机会少、经验不足的短板,增设经济工作领导能力提升课程,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廉政教育,养成“手上干净”。根据中共中央纪委通报,2020年第一季度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人数达6.5万余人,以处级干部以下为主。因此,很有必要开设纪律作风警示课程,引导年轻党员干部“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走好从政每一步,且不要一味以负面、批评的内容进行教育,要同时开展正向、积极阳光的楷模教育。两相对比,孰是孰非人心自有判断,从而让教育更具说服力,让学员接受起来更心服口服,这既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了不能腐的笼子,也增强了不想腐的自觉。

  加强常态教育,养成“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如今,70、80、90后干部已经成为党员干部队伍主体,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应该在“年轻干部后备库”的供源位置上系统设计、科学谋划,建立好用管用的教育培养机制,创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系统。建立学员电子档案,开展学期制、学年制、学分制集中培训和常态教育,加入考试考核、评先评优,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价,激活年轻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力,以“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智慧,培养发现学员中信念坚定、能力优越、积极向上的“潜力股”,为年轻干部后备库提供优质的“源头活水”。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年轻党员干部教育培养之路,漫长而艰辛。党章提出,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造“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把常学常新的理论知识和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实践相结合,才能让他们真学真信,碰撞出学思践悟的火花,扛起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作者单位:重庆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西南大学在读博士)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564080.aspx
上一篇: 关注|两江骁骑:守护城市平安稳定的“轻骑兵”

下一篇: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一)童年阴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