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三亮三抓三融入 酿造美好生活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背景介绍

  

  武隆江口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9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企业,后历经4次技术改革,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三河口花酒”。2008年,公司步入正轨,成为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白酒企业。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班组协作不够、内部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党员的企业负责人把目光聚焦到了几名党员骨干身上,希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团结带领职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于2012年申请成立了江口酒业党支部。党支部成立之初仅有党员3人,六年多来,支部坚持“三培养”制度,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现拥有正式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同时充分利用群团组织优势,拓展队伍、充实力量,现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党支部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抓保障、抓服务、抓培养”“融入生产经营、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回馈社会”的“三亮三抓三融入”工作法,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做法

  

  (一)“三亮”突出党员引领力

  

  1.“亮身份”调动党员“想作为”。党支部坚持把佩戴党徽作为“亮身份”的重要方式,形成了组织生活必戴、服务生产经营必戴、红色教育必戴的制度规定,有效提升党员身份意识。制作党员公示栏,“曝光”职工党员身份,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岗建设,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开辟“党员风采录”宣传栏,充分展示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点滴之光,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自豪感,调动党员“想作为”的思想自觉。

  

  2.“亮职责”强化党员“要作为”。党支部结合党员义务和生产经营实际,分别围绕组织生活、党费缴纳、联系服务职工和生产研发、市场营销、安全监管、质量监督等岗位,按“规定动作+自我要求”两个方面细化个人职责、建立工作清单,并按月开展评比通报,强化“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党员“要作为”的行动自觉。2016年6月2日,突发山洪,在党员的积极带动下,公司全体职工不顾个人安危,从2米多深的泥水中抢救出白酒180余吨,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党员主动捐出2个月工资,投入到厂房维修和设备采购中,其他职工也纷纷捐款救灾,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3.“亮承诺”推动党员“能作为”。党支部坚持以活动凝聚人心,举办“党员身边无违章、无质量返工”的承诺签名活动、“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竞技活动、“克难攻坚”为主题的集智献言活动。同时,开展“承办一件实事、联系一名职工、提出一条建议”年度承诺,并按季度跟踪承诺兑现情况,不断推动党员“能作为”的实践自觉。近年来,党员累计主动承办实事56件,帮助困难职工7名,提出意见建议124条,其中93条被公司采纳并实施。

  

  (二)“三抓”增强组织凝聚力

  

  1.“抓保障”激发企业职工活力。党支部坚持“以保障稳队伍”,把保障职工利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公司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每年投入32万元为全体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并额外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加大安全保障力度,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针对党员职工和其他职工,差异化建立薪酬考核机制,除基础考核和工作绩效外,党员职工还增加了“党建绩效”,每个月工作任务和绩效提成均比普通职工高出15%—30%。同时,还建立“党员补贴制度”,按2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党员补贴,用于鼓励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抓服务”营造良好企业氛围。党支部坚持“以服务换信任”,把服务党员、关爱职工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建立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班组长、班组长联系职工的“三级联系制度”,并将每月20日定为“职工接待日”。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广泛收集职工意见建议。组建“服务职工110”队伍,积极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进一步和谐劳资关系。2017年5月21日,职工李如胜因突发疾病无钱救治,党支部先后3次组织党员、职工为其捐款,筹集善款3.7万元,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企业已基本形成“管理领着干、党员带头干、职工主动干”的良好氛围。

  

  3.“抓培养”打造优秀人才队伍。党支部坚持“以培养促发展”,把提升党员、职工综合素质,打造优秀人才队伍,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企业围绕生产研发、市场营销等中心任务,采取集中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职工业务素质和能力。严格实施“三培养”制度,即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生产经营骨干培养为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明确中层干部原则上从党员中产生。近年来,党支部新发展的3名党员均为生产经营骨干,党支部所有党员均为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或公司管理人员。

  

  (三)“三融入”提升企业发展力

  

  1.将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我是营销员”演讲比赛、“我是发明者”竞技活动,组织党员、职工参观重庆渣滓洞、江口烈士墓等红色主题教育基地,以小家(党员)促大家(职工),切实提升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提升企业竞争力。

  

  2.将党建融入企业文化。党支部围绕“勤恳诚信、惠人达己”的企业文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党员、职工价值认同。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改制20余年以来,未发生产品质量不合格事件,为企业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3.将党建融入回馈社会。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职工参与“冬日送暖阳”“夏日送清凉”“受灾捐助”“留守儿童同享阳光”“慰问孤寡老人”等各类公益活动,教育引导党员、职工服务社会、感恩社会。同时,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资助贫困学生3名、发展扶贫产业项目4个、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6人。近年来,企业累计捐资达8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公信力和良好社会形象。

  工作成效

  

  自“三亮三抓三融入”工作法推行以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职工逐渐成长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骨干力量,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企业活力显著提升,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公信力有效增强,企业效益实现了稳步增长。近年来,企业先后荣获“重庆知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武隆优质特产”“武隆重点推荐品牌”等荣誉称号,2018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经验启示

  

  一是党员作为非公企业的优秀分子和中坚力量,要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积极作为,形成“党员是旗帜,干给大家看;党员是车头,带动大家干”的良好氛围。

  

  二是党组织作为党员之家、职工之家,要围绕关心关爱职工、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桥梁堡垒作用,实现“党组织是连心桥,职工有事他帮忙;党组织是孵化器,人才储备他出力”的效果。

  

  三是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要以“服务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545410.aspx
上一篇: 关注│唐剑: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彰显担当

下一篇: 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引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