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国际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如何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本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既是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微观经济领域每个市场主体必须面对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背景。
一、何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一个经济体的国内循环来看,经济学上一般将国内循环的主体分为三大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
国内大循环示意图
●国内大循环主要包括两大循环,即商品和要素的循环、资金循环。商品和要素循环、资金循环这两大循环,实际上贯穿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正是通过这四个环节,实现了一个经济体内部的大循环,从而确保了国民经济顺利运行。
●一个经济体与国外部门进行经济循环,有两个步骤:国外部门从国内产品市场购买产品,支付外汇,国内企业获得外汇,这实际上就是国内出口的过程;国内企业用这些外汇,从国外部门进口国内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劳务或要素,外汇流出国内,这实际上就是国内进口的过程。
国内国际双循环示意图
●一个经济体实际就是通过出口和进口,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中去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加在一起,即为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的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1978年,党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我国逐步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中去。
●国际大循环构想下的沿海发展战略有三个要点:第一,利用中国劳动力充裕的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第三,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成为我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标志性事件,并由此助推中国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两头在外、出口与投资双驱动所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经济过度依赖于投资、出口,使中国不但面临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和外部压力,而且面临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扩大、产业升级遭遇瓶颈、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等等问题。
●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从三个方面推动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思路在国内、国外空间上进行区别:其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其二,由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中国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其三,中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国内基本盘总体稳定。
三、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积极稳妥处理好大国关系,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经略好与周边国家的总体关系,确保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基本方略,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助推中国高科技立于世界之巅。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给稳定,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
●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国内大循环体系。
(原载《党课参考》2020年第17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