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事迹,有的只是那一道忙碌的身影、一声亲切的问候和一张温暖的笑脸。她是百姓家门口的警察、群众口中的贴心人,群众心里想什么,群众最需要什么,是她每天考虑最多的事儿。在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社区,为民服务,用热情、执着的优质服务举措为创城工作贡献着公安力量。她叫于美芹,现任昌邑市公安局都昌派出所副所长,党员社区民警,从警26年来,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被市人民政府嘉奖5次,先后获评“政法机关创人民满意活动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人民满意民警”“全市公安机关十佳服务标兵”“十佳社区民警”“昌邑好人”“昌邑市劳动模范”“全省公安机关扎根社区、为民服务优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为社区安全筑牢防范屏障。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作为一名一线党员民警,于美芹主动发挥党员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探索推出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既管社会治安,又管创城工作,组织辖区内15名网格员、126名企业保安、56名老党员、42名义工等社会力量,组成义务巡防队,整改各类不安全隐患的同时,开展文明主题宣传活动,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为全力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她组织编写反电信诈骗宣传内容,通过微信群、宣传栏、宣传纸、广播等多种方式,每天宣传面达到3万余人。针对辖区电动车盗窃案特点,她以案说法,动员单位、物业等将320个公用探头全部并进公安网,对280个群众个人安装的探头,全部明确位置及联系方式,扩大监控范围,确保辖区内群众和财产安全。全市进入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时,于美芹调任都昌派出所担任副所长,在深入社区询问、摸排、随访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于美芹还结合“创城”所需,组织带领社区民警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等知识宣传,教育居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疫情防控以来,她走访群众8000余户,摸排外地来昌人员2532人,并逐一建档,按规定分类落实随访。辖区182家企业复工、2440家行业场所营业、3所初中学校复学,她都带领社区民警一一落实防疫安保措施,得到领导和辖区群众的好评。
身影总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让社区更加平安,让城市更加文明,让社会更加和谐,是于美芹每天努力工作的目标。她的手机从不关机,一天24小时为辖区群众开通,“打我电话”“加我微信”是她常对群众说的话。只要有群众微信咨询,有时即使是深夜,她也必定看到信息必回,听到电话必接,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甚至路灯不亮、挂牌办证等一些事情,她都全力帮助解决。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中,了解到辖区李某14岁的孩子没有户口,她马上与村委及社区进行研究,帮助李某解决问题。经查,李某与其妻包某都属于智障者,结婚8年后在家生育一子,包某没有任何证件,无法办理出生证明,孩子未落户。包某对自己的姓名不确定,除了能说出家住海阳市朱屋乡某村、有一个叫“刚”的弟弟外,其他一概不知。于美芹与户籍民警通过查询系统与海阳当地户籍民警取得联系,终于确定了包某身份,为她申请了身份证。她积极将该户情况汇报市局,与社区干部一起,为14岁孩子补办了户口,这个特殊的家庭从此成为她新认的“亲戚”。点点滴滴的积累让她成了社区名人,群众知晓率达到90%,群众的信任让她能更顺利地处理事情。2017年4月,她在一小区业主群里发现有人提议上访,要求尽快办理房产证,许多业主纷纷响应。她马上在群里发声,指出不要盲目上访,应先选出几个代表到信访局登记,了解未办理房产证的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沟通,第二天一早,她和3名业主代表一起到信访局反映情况,其后,她先后帮助联系规划局、建设局、开发商、信息错误业主等,在业主群发布事项进度信息28条,历时两个月,协助60多名业主办下了房产证。
倡文明保平安打造社区警务样板。自参与“公共文明提升行动”以来,身为党员的于美芹立即行动,将文明创城与警务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带领警务人员压实责任,既创“文明”,又保“平安”,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认真学习文件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及基础台帐,被市局当做样板推广;她每天走村入户,开展公共文明知识宣传,成了社区的“活地图”“民情通”;她关心邻里大事小情,用爱心调处矛盾纠纷,实现辖区零投诉零上访;她努力学习,争取资源,打造社区安防微信群、消防体验室、禁毒宣传区、安全防范宣传区等,实现辖区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在此期间,于美芹带领同事们培训服务群众156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63起,采集各类信息8万余条,成为社区安防的堡垒、教育培训的基地。辖区15个居民小区、8996户居民、869家行业场所,全部做到基础信息准确,“控、防、管、服”到位,对全市社区警务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此本人也被评为“十佳社区民警”。(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