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当年塔卧永远红——党性教育基地永顺县塔卧镇走笔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红星网

  01.jpg

  2018年6月11日,“塔卧红色连队”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启动仪式在纪念馆广场举行。 余光龙 摄

  02.jpg

  2020年7月22日, 永顺县2020年中青班学员在塔卧纪念馆倾听全省第一批精品党课《追梦红色塔卧》。刘国胜 摄

  孟春绒张显杰

  “那年的塔卧战旗燃烈火,红色的队伍天地写壮歌……”这首广为传唱的红色歌曲《那年的塔卧》,用质朴的语言和深情的旋律“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厚重的历史被歌声唤醒,循着五线谱,无数人在塔卧的记忆深处见识了共产党的初心。

  塔卧在哪里?塔卧在湘西永顺。1934年,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如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全省第二批市(厅)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并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8个国字号品牌。

  追寻红色印记

  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那一处处红色印记被珠帘般串起,形成一道风景。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被任弼时同志誉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

  根据地孕育的红二方面军不仅完成了长征,保存了强大实力,而且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牵制和挫败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同时,还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促成红四方面军北上会师,维护了红军三大主力统一,为中国革命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就要当红军”,革命时期,苏区随处可见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入伍、父子上前线、夫妻当红军的动人情景,到处可以听到“当兵就要当红军”“不打胜仗不还乡”的嘹亮歌声。那年的塔卧,创造了“扩红一千只需一天,扩红一万只需一转”的拥军奇迹。

  据统计,永顺先后共有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1.18万余人壮烈牺牲。鲜血染红战旗,也铸就了不朽的“服务服从,敢战善战”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1934年12月至1935年10月,塔卧等地先后创办起湘鄂川黔省委党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培养了上千名优秀党员干部。红二方面军涌现出166位开国将帅,曾经,红四分校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2016年12月,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性教育基地首期培训班开班。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2359批次224538人来到塔卧党性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如今,塔卧党性教育基地逐步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弘扬革命传统的“红色摇篮”。

  塔卧镇组织委员袁谋臣十余年来致力于塔卧红色文化挖掘与研究,收集编写了大量的红军故事,他受邀为各地学员讲授红色塔卧课程100余场次。

  长征途中,红二军团第五师师长贺炳炎为了掩护贺龙撤离,不幸被敌军的炮弹炸中右臂,他躺在门板上,用木匠的锯子完成手术的故事让学员感触很深。“几乎每堂课上,都会有学员流下感动的泪水,不是为我,是为红军战士。”袁谋臣介绍道。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不怕困难、挑战苦难、战胜困难。”湘潭市雨湖区委党校第十五期青干班学员周瑾感言。

  为确保党性教育取得实效,永顺通过校地合作,研发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四项教学模式,开发“红色教育之旅”“红色经典之旅”“青少年素质拓展研学之旅”等十门特色课程,通过聆听革命故事、重走革命之路,让培训学员感悟革命历史,铸牢思想之魂、夯实信仰之基。

  “蕴藏在这块热土上的红色文化让我们受益匪浅,把从这里感悟到的红军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才是此行的根本意义所在。”湘潭市委党校副校长洪学敏介绍,将督促学员做到学以致用,让党性教育润泽初心。

  再聚红色力量

  “走,到塔卧去,穿红军衣、吃红军餐、走红军路……”近年来,100多万游客走进塔卧,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行走在塔卧,无论是悬挂在公路两侧的红二六军团旗子,还是广播里飘扬出的红色歌曲,无一不唤起你对那年塔卧的追忆。

  近年来,永顺积极打造红色小镇,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升级改造“红军粮区、红军茶园、红军果园”等红色精品农业项目,旨在盘活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为党性教育和初心之旅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永顺组织研发了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挎包等10余种红色旅游产品,制作完成《塔卧往事》微电影,出版发行《挥师塔卧》《红色塔卧》连环画。与湘潭大学合作,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工作室,为全县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发提供智力支撑。

  夜幕降临,登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后方的轿顶山,战斗遗址上,保存下来的531米战壕里,钟流杰连长带领的100多名战士在掩护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时,全部壮烈牺牲。

  独坐在战壕前,似乎还可以听见战马嘶鸣,以及子弹穿过战士胸膛时发出的撞击声。举目远眺,红军路上的马灯式路灯把纪念馆门口的大路照得通亮,那年的塔卧,有多少婆婆曾嘱托媳妇:“快起来,给门口挂盏灯,同志们好行军!”

  初心是火种,在塔卧点燃后,翻山越岭,绵延成壮烈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路已在脚下,我辈当回到初心之地塔卧,捧起火种再出发!

  


原文链接:http://www.hxw.gov.cn/content/2020/09/10/12411798.html
上一篇: 双牌:“一定一选”搭擂台,“比学赶超”争先进

下一篇: 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 《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颁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