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津市:推进智慧党建政务下沉 群众办事不出村居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红星网

  近年来,津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智慧党建政务下沉工作,探索形成了“六个一”工作模式,基本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办事不出村居”的工作目标。自去年5月份以来,全市镇村两级服务平台共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2.5万多件。

  事项一次下沉。为确保下沉事项真正贴近群众实际需求,组织力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深挖群众需求,最终确定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最紧密的38个审批服务事项,一次性下沉到村社区。这38个事项中,下沉到村社区办结的是29项,镇街办结的是5项,部门办结的是4项。镇街、部门办结的9个事项,也能在村一级受理,群众无需往上跑。

  流程一优到底。工作中,坚持“资料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的原则,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到村社区现场体验、反馈意见,召开职能部门流程优化研讨会,对38个下沉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优化。目前,38个下沉事项申报资料由原来的146项精简为67项,精简了54.1%;办事流程由原来的95项简化为49项,简化了48.4%;审批时限由684个工作日压缩为145个工作日,压缩了78.8%。针对生育证、老年优待证等证件照片须盖钢印方能生效,但钢印出自多个部门、并由部门直接管理,现场出证困难的情况,为优化流程、方便群众,全市统一了证件钢印,归口行政审批服务局管理,85个镇街、村社区全面配备。

  信息一库查询。针对当前各部门专网数据没有打通、信息不能有效融合,群众办事需要“各个部门来回跑,证明材料反复交”的现象,创新尝试,聘请专业团队,整合了公安、民政、人社等23家部门400多万条专网数据,研发出了便民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只要输入身份信息,就可以一键生成办事人车辆、收入、社保等22类信息内容,由原来的“多部门查询”变为“一库查询”。

  身份一脸识别。政务下沉工作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创新服务理念,借力科技手段,聘请专业团队研发出了人脸识别系统,链接便民服务信息查询系统,群众办事不需携带身份证,刷脸即可识别身份,自动生成弹出所需信息完成事项申报办理,实现了群众办事从最初排队交资料申报到只需“一表一证”,即可完成事项申报,再到现在的刷脸即办的转变,通过研发使用便民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基本实现了政务一城通办。

  办事一图索引。针对下沉事项办事流程说明字多、枯燥,年龄大的群众理解力不强等情况,编印了一本办事图册,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将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直观形象的传导给群众,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为进一步为群众做好全方位服务,根据自然人生命周期中出生、入学、就业、婚姻、住房、终老等各个阶段,编制了自然人全生命周期需办理的87个政务事项一览表,明确哪个阶段办理哪些事项,在哪里办理,为群众办理政务事项提供明晰的服务指引,为第二批政务下沉事项做好前期工作基础。

  保障一步到位。为确保智慧党建政务下沉工作整体推进,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保障工作。加强硬件保障,投入8000多万元,按照风格、标识、布局“三统一”标准,凸显智慧党建元素,对全市85个镇村两级平台进行了新建改造,配备了电脑、人脸识别仪、针式打印机、钢印等设施设备,一体化服务平台全覆盖。加强力量保障,在为76村(社区)配备1名党建联络员的基础上,为51个村(农村社区)招聘了1名政务代办员,实行坐班受理,有效解决基层力量不足、业务不专等问题。通过智慧党建视频系统,对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受办能力。加强机制保障,建立了定期督导、办事诚信、容错纠错机制。组织部三天一督导、五天一战报,倒逼工作落地见效;设立了个人诚信黑名单,办事者一次造假终身不得享受绿色快捷通道;受办者非主观原因造成失误首次不予追责,切实为基层干部减压松绑、舒心工作。(供稿:津市市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www.hxw.gov.cn/content/2020/06/12/12085502.html
上一篇: “红芯”照耀产业链—— 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企业党建风采

下一篇: 益阳医专:思政教育要“活”才能“火”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