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资讯

邵阳市北塔区:学干结合 凝聚合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红星网

  001.jpg

  党员为田庄村贫困户廖桃英老人送去防寒物资,拉起了家常。

  002.jpg

  陈家桥村蔬菜扶贫产业基地

  003.jpg

  田江街道苗儿村油茶产业风貌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连日来,北塔区委组织部持续号召全区广大党员、13个驻村工作队学原文、写心得、加油干。他们学习原文后纷纷表示:这六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暖心故事,进一步指明工作的方向、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在畅谈体会之余,不少扶贫干部还从重要讲话中悟出了许多工作真经。

  谈学习体会: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李济民是区融媒体中心驻茶元头街道马家村的扶贫干部,他通读了全文后表示,非常振奋人心,令人鼓舞,更加坚定我们驻村扶贫一线干部的信心和决心。“用心扶贫、用新扶贫是我最直接的两点感受。”他信心满怀地表示。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了我们要抓好脱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行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能够用心。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同时,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紧盯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多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比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多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工作技能,多对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增加就业机会等,都是把务实担当的要求贯穿在了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更能够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谈脱贫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扶贫干部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带领好贫困户克服疫情带来的暂时影响,全力以赴做好剩余的脱贫工作,咬定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脑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驻陈家桥乡田庄村工作队员们对今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他们立下“军令状”:为田庄村72户210人全部摘穷帽,必须要全体扶贫干部与村支两委全体干部精诚团结和和“衷”共济,扎实工作,把习总书记的脱贫攻坚精神深入贯彻下去。

  谈下步工作:重要讲话中悟真经

  如何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扶贫工作中来?如何尽快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帮助广大贫困户全心全意投身脱贫攻坚战役中?

  一线扶贫干部纷纷表示,已经从总书记的扶贫故事中悟出了不少的方法和真经。

  两年来,田江街道田江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均收入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但在村集体“造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驻田江街道田江村工作队将从产业发展、项目引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一是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以更加精准的资金监管保障脱贫成色;二是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努力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补尽补、应帮尽帮、应扶尽扶,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三是要把产业项目作为提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产业发展,为贫困人口创造稳定的就业增收机会;四是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持续开展文旅精准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继续文旅帮扶行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北塔区委组织部 李忠华)


原文链接:http://www.hxw.gov.cn/content/2020/07/03/12173331.html
上一篇: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记花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力健

下一篇: 攻坚不畏难——记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张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