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7月22日,距“7.7”洪灾过去已有半月,歙县徽城镇渔梁坝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社区居民们正利用晴好天气,将家中被水浸泡过的家具拿出来冲刷晾晒,社区党员、志愿者则忙着清淤、消毒、入户核查、安抚居民情绪,坚定灾后重建信心。
7月7日,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处于四河(丰乐、富资、布射、扬之)汇集出口的渔梁社区受灾尤为严重,三角亭至狮子亭、百步阶梯至新安关及沿河地段被淹。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日凌晨,根据县镇两级安排,渔梁社区党总支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社区干部10分钟集结到位,党员、“争渡”志愿者、网格员积极投身防汛一线,大家兵分四路,逐户通过敲门、喊话、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并协助沿河及地势低畦住户迅速转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争取了宝贵时间。
“家里的老房子被洪水冲毁,多亏了政府和社区干部,及时把老母亲送到安置点,还给她送来了米、油等生活物资。”姚纬建指着马路对面的临时安置点说。记者了解到,7日一早,接到社区紧急通知后,叔叔姚邦根便带着姚纬建和弟弟姚来安,用自备船冒雨救援,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将20余名被困群众成功救出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些被救群众中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才几个月大,群众安全了,可姚邦根叔侄三人家的房屋、物品均被水淹。“社区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在洪水中指挥抢险,洪灾面前,充分证明共产党员、基层干部都是好样的。”71岁的姚邦根是企业退休人员,十多年前曾见义勇为勇救两名落水学生,在他看来,“没有大家哪有小家,遇上这种情况,谁都会这么做的。”
“社区女书记不简单!那时天还没亮,就听她高声大喊‘水来了,东西不要拿了,赶紧走’水都淹到马路了,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淌水指挥,真的很感动。”姚邦根口中的“女书记”就是38岁的张敏,渔梁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当时,得知一位80多岁的老人和其重度残疾儿子还在家中,不管救援人员怎么说都不愿离开,河水一直在涨,情况万分危急,张敏淌着齐膝盖深的水来到老人家中,十分钟过去了,经过几番耐心劝说,老人终于同意转移,此时水已涨至齐腰深!就在转移人员的过程中,她的手机落水、外套被冲走,之后几天又忙着走访、安抚受灾群众、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她顾不上被水浸泡的家和店面,也顾不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经过6天6夜的连续抗灾,她才回到家中,虽然内心对家庭有所愧疚,但她不后悔,她说,“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我是共产党员、支部书记,理应战斗在一线。”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抗洪救灾过程中,渔梁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见到老党员姚永生时,他正在家中准备晚饭,说起7日参与救援的过程,他一个劲地说,“没想到我家的橡皮艇还派上了用场。”7日上午,降雨逐渐增强,渔梁坝上游的水开始向老街倒灌,水位越来越高,得知还有10余名群众尚未及时转移,社区党总支迅速召集20多名懂水性的党员组成救援队,姚永生不仅将自家的橡皮艇交给救援人员使用,还主动请缨,参与救援,“我懂水性,而且我是党员,我要冲锋在前。”姚老的话让大家深受感动,关键时刻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在成功转移了4户群众后,姚老已全身湿透,社区工作人员劝他赶紧回家休息,他却说,“不要紧,我身子骨硬朗的很。”四个小时,来回划浆四趟,他记不清转移了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着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筑牢生命堤坝,守护美好家园。在党员干部的感召下,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救援,青年志愿者许茅盾置身洪水中,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救援的梯子,帮助受困群众转移;退役军人姚德基为受灾群众送去方便面、矿泉水等急需物资;群众江建顾不上还在医院动手术的弟弟,全身心投入抢险救援;江永利、余桂芳夫妇想到76岁的姚生德双目失明、听力不好,第一时间赶到他家,把他接到社区,还给他买来吃的,等到8日下午水慢慢退去,又帮他清理家中卫生,把他安顿好才离开……洪水无情人有情,党群联心抗灾情,参与社区抗洪救灾的人群中有党员,有“争渡”志愿者,有网格员,有父子,有兄弟,也有夫妻档,他们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携手为渔梁筑起挡风遮雨的墙。
自7日凌晨汛情发生以来,在渔梁社区党总支的引领下,80余名党员及50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完成转移受困群众415人,走访79户,安排食宿60余次,消毒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清理淤泥垃圾350吨,目前灾后恢复工作正有序快速推进。住在渔梁老街的退休党员巴胜子家中因洪水导致钢琴、彩电、冰箱等损坏,经济损失近10万元,当她和同为党员的老伴看到捐款倡议后,7月20日上午,专程将400元捐款交到社区,她说,“钱不多,为灾后重建尽一点微薄之力。”虽然家中的物品被水泡坏,但大家却神态安稳,因为他们相信:危难时刻,有邻里、社区互相帮助,灾后恢复,有党和政府关心,只要人在,一切都会好的。(舒俊 祁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