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要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以及各类组织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有机联结各类组织,形成共建常态。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出问题,都会影响正常运转。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必须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破除各自为政障碍,实现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机制联通。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明责、履责、问责体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行业系统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从机制上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垂直根系”与“水平根系”互联互动。组织联建。推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化党组织”管理模式,将党组织触角向楼宇、商圈、市场、园区一线延伸;发挥街道社区的政治引领和统筹作用,联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商务楼宇以及各类新兴组织党组织,推动城市党建区域协同、上下联动、共同发力。活动联办。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组织驻区单位、“两新”组织、行业领域、楼宇商圈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主题党日、社区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交流互鉴,进一步拉紧党组织之间的联结纽带。
有序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共治常态。树立“一核多元、携手共治”的工作理念,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参与机制,有序引导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在政治上引领。强化党组织在城市各类组织、各项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依托“党的声音进万家”等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自觉。在协商中聚力。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各类组织和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在治理上提质。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覆盖到每个治理网格,实现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多网融合”,织密治理网络;统筹街道社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党员、干部资源,建强治理队伍;健全县(市、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居住楼栋五级管理体系,建立居民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对基层治理工作实行闭环管理,确保一抓到底。
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共享常态。积极下沉部门资源、整合辖区资源、放大社会资源,让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在基层汇聚,让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有资源、有能力、有底气。推动信息共享。完善信息收集、共享工作机制,打破单位、部门数据壁垒,有效整合城市生产生活要素,建立集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六化社区·幸福城市”大数据库,实现区域内信息互联共享。推动阵地共享。制定阵地规范化建设清单,突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推动社区阵地扩能升级。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服务阵地双向开放、功能互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办公阵地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推动服务共享。坚持“键与键”和“面对面”相结合,有效整合各单位、各类组织服务资源,开发“智慧党建·幸福家园”APP平台,探索“虚拟式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功能,实现线下线上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汪海波 系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