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紧扣建设“两硬”(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两有”(能力上有提升、干事上有作为)公务员队伍目标,不断强化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及有关规定,聚焦“四个注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效提高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重政治教育,让干部政治上过得硬。重点在“三强”上下功夫。理论强自信。利用武功大讲堂、县委党校、中心组学习等平台,邀请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辅导,举办研讨班交流提升,组织公务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提升境界、增强从政自信。体检强初心。每年组织公务员开展党性、政治体检不少于两次,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初心。同时建立问题检视清单,明确改进路径,帮助督促“亚健康”公务员康复提升,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体悟强党性。将陕北延安、铜川照金、旬邑马栏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体验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每年组织新招录公务员、新任科级干部等开展现场教学,教育引导公务员在体悟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注重实践锻炼,让干部能力上有提升。始终把“三炼”作为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一线磨炼。把农村一线做为干部接地气、长本领、增才干的重要平台,选派83名优秀公务员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安排25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新招录公务员到村挂职“补课”,体察社情民意,帮解困难问题,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火线锤炼。选派126名公务员到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疫情防控等危难险重岗位打头阵、受锻炼。矛盾历炼。选派62名优秀后备干部到棚户区改造项目一线实践锻炼;安排27名后备干部到信访岗位挂职接访;抽调32名机关干部攻坚“蓝天保卫战”,提升他们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注重政治历练,让干部作风上过得硬。强化“四个突出”。突出履职尽责。建立了干部基础信息库、优秀年轻干部库、后备干部库。近三年,将工作中责任心强、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177名优秀年轻干部,及时补充进后备干部库;对经实践检验不宜继续作为重点培养人选的26名年轻干部,及时予以调整,保证了公务员队伍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始终保持“一池活水”。突出忠诚干净。出台《武功县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干净干事担当的意见》,加强公务员队伍全方位管理,既管行为、也管思想,既管八小时之内、也管八小时之外。近两年先后提醒函询12人、约谈5人,调整撤换2人。在全市率先出台《武功县公务员调动办法》,明确公务员调动条件,规范调动程序,严格人员管理,终止不符合条件调动诉求2人。突出勇于担当。把担当作为纳入公务员选用的重要依据,出台《武功县干部效能问责办法》,建立县级领导与包抓联系乡镇、部门以及重点工作同奖同罚机制,倒逼各级公务员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近年来武功各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电子商务、武功古城开发、创国卫、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武功小子”猕猴桃品牌打造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出了特色亮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公务员管理上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奖罚同步、担当同为。突出清正廉洁。建立干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细化考察内容;实行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廉政鉴定“双签字”制度,干部选用前听取人选所在党组织评价意见,实行廉政“一票否决”;推行干部选任全程纪实,严格提名人选“六必核”,开展任前政治理论测试,查核干部政治表现,把牢选人用人第一道关口。
注重激发活力,让干部干事上有作为。重点做到“四给”。事业激励给平台。根据公务员个人特点、专业特长等,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力争人岗相适,给想干事的给平台,增强事业心和认同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精神激励给表彰。近三年评选、表彰优秀镇党委书记、人民满意公务员、优秀年轻干部、第一书记等公务员517人次,树立了典型标杆。物质激励给待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凡受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的优秀公务员,县上再次给予重奖;率先在全市落实基层公务员岗位津贴补贴待遇政策;优先为新招录选调生每人落实一套公租房;全程帮助公务员解决落户、交通补贴、乡镇补贴等待遇,解决后顾之忧。政治激励给重用。注重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先后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亲切称为“杨铁腿”的驻村干部杨普社提拔为副镇长,将勇斗歹徒身负重伤、赢得群众称赞的公安干警徐卫峰提拔为派出所所长。近三年,运用“三项机制”先后提拔交流202人,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风向标”,收到了“提拔一人、激励一片”的效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