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行成于思 酌水知源——盘州市翰林街道思源居委会“党建三法、安居三则、易扶三变”做好易扶搬迁后续服务工作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翰林街道思源居委会为盘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现有来自全市17个乡镇的安置搬迁户1175户4114人。思源居委会牢牢把握“思党、思民、思变”的工作主线,从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五大体系建设入手,聚焦组织建设、落实扶贫政策和提升治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将思源居委会建设成“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活小区。

  思党,凝聚力量之源

  思源居委会始终坚持党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开展“党建三法”,通过建强党组织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一是组织“造形”法。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人多、事杂、难管”的实际,从党建引领全局出发,紧扣规范组织设置、建强基层堡垒、提升队伍能力等中心工作,通过“选好一个人、带好一支队、管好一个区”。翰林街道下派一名副科级干部担任居委会支部书记,并按照“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的模式,从其他行政居委会、小区居民中挑选优秀干部5名,组成一支年轻化、知识化、有活力的居委会干部队伍。二是思想“筑梦”法。为实现“美好生活人人享、感恩情怀常在心”的“思源梦”,建立“五个一”的教育机制,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帮扶责任人每月“回味一次入党初心、讲述一个扶贫故事、开展一次党群活动、晒一张新旧照片、分享一点搬迁感受”,常态化的将党员组织生活与“感恩情怀、逐梦未来”等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培育“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的深切情怀。三是党群“聚力”法。按照“地企共建、区域互联”的方式,与周边学校、医院、企业等构建“互联党建圈”,按照党员职业、技能特长等要素,组建“红色手工队、红色务工队、红色服务队”三个党群小分队。红色手工队由生产技能手、技术人才组成,通过帮带住户进行技能培训;红色务工队由包工头、老板组成,通过引导务工就业和创业指导带动致富增收;红色服务队由团员、妇联等组成,通过创新举措不断优化群众服务。

  思民,凝聚幸福之源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需要有“就医方便、就学容易、就业稳定”这些,思源居委会按照“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的原则,通过健全“转弯就医、出门入学、走路上班”的“安居三则”,让群众更好享受公共服务资源。

  一是“转弯”就医。为解决易扶群众“出行看病难、住院看病贵”等问题,翰林街道党工委依托位置优势,把辖区内的4家医院资源统筹起来与思源居委会卫生室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专家到居委会卫生室坐诊、开展义诊巡诊等方式,实现“送医上门、送药到家、宣传到人”。实施“看病不超一公里”,与盘江总医院达成服务协议,小区居民到医院看病就诊,除“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等医疗政策以外,还可享受“进门有人引导、检查有人陪同、诊后有人随访”等贴心服务,真正意义上把医疗资源覆盖至每个人。二是“出门”入学。思源居委会周边有思源中学、聚道幼儿园、市四小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解决小区居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读问题。为实现教育资源覆盖最大化,由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投资3500万元在小区内建设思源幼儿园,可解决540名适龄儿童学前教育。同时与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协议,凡思源小区贫困户就读,除可享受基础的教育扶贫政策外,还能通过教师一对一“帮学、帮教、帮困”的方式,获得“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切实让安置点教育保障成为搬迁户“稳得住”的动力源泉。三是“走路”上班。实施就业服务“三保险”,让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户一就业。对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家庭,通过“边培训边上岗”的方式,联合辖区内的盘江煤电、酒店、餐馆等企业,开办电工、家政、厨艺等专题培训班7次,举行招聘会4场,推荐群众就业195人;针对因需照顾家人或身体不便外出务工的,依托开办的扶贫车间和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通过党员包保、能手帮带,让211人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众,积极与工商部门、创业指导中心等对接,从创业贷款、创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思变,凝聚希望之源

  为解决搬迁群众不适应城市生活,在城里稳不住等问题,思源居委会党支部从丰富业务生活、提升治理服务水平出发,通过实施“易扶三变”,将小区建设成“有文化、有感情、有活动、有规矩”的温馨家园,让搬迁群众找到家的感觉,找到新的希望。

  一是生活品质“改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民讲习所、“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划分党员责任区,对无职党员进行定岗定责,推动党员作用发挥。定期开展“党的声音天天播”“文明新风天天树”“文明行为天天有”等活动,组建思源篮球队、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4支,与企业、街道和其他居委会联合组织召开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5次560人次,开展文明家庭、道德先锋、卫生使者评比等活动,评选出先进户62户,在小区营造“争创文明”的时代新风。二是服务方式“多变”。把“便民、惠民、助民”贯穿始终,建立由街道党工委领导主抓,主管部门协同、党支部实施、小区居民参与的工作体系,打造集四点半学校、便民大厅等功能室为一体的“1+X”服务阵地,对群众需求“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建立“智慧党建”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掌握居民的资料,全方位提供服务。组建小区卫士队、党员服务队、平安志愿者“三支队伍”,为居民提供家政、搬运、代办等服务,让小区时刻焕发“新颜”。三是治理机制“转变”。开展“门前三包、区域联管”的环境治理机制,引导群众管好自己、监督好他人,提升小区环境。实施《社区公约》《小区住户行为规范》《思源文明六要求》等规章制度,打造一中心一工程“两室”(综治中心、雪亮工程、警务室和人民调解室),推进“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建立积分考核居民的管理机制,小区居民可通过参与群体议事、规范行为习惯、维护环境卫生、尊老爱幼等文明行为赚取积分,积分可每月到居委会兑换生活物品,通过“软硬兼施”培育遵规守纪意识。

  走出大山,迈入新城,展望未来。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建设中,思源居委会以先谋后动的智慧、誓拔穷根的决心和常感党恩的情怀,将“行成于思,酌水知源”的“思源精神”镌刻在翰林的山水之间,为搬迁群众打开了宜居宜业的“幸福之门”。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201030/1597803946737006.htm
上一篇: 全国高校广大青年师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

下一篇: 务川检察院“微党课”带动“大党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