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资讯

铜仁江口:支部引领坝区产业迸发新活力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盛夏时节,走进江口县的各个产业大坝,淡淡的凉风,扑鼻的清香,八月瓜挂满了藤枝,金黄的小米在风中摇曳,绿油油的茶叶漫山遍野,迸发出坝区产业发展活力。

  八月瓜攀上“致富藤”

  “老乡这个八月瓜是你种的,今年果实这么好。”走进小屯大坝首先吸人眼球的是藤枝上挂满的八月瓜,个个果实饱满圆润,可爱极了。“是我种的,果实这么好,这还得的感谢坝区党支部,今年给我请来农业专家指导培训,让我懂得更多的八月瓜种植技术和预防虫害知识。”种植大户黄前江看着一个个喜人的八月瓜笑着说道。

  原本黄前江是小屯村建档立卡户,2016年在小屯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在小屯坝区种植了20亩八月瓜,每年收入17万元左右,今年有技术专家指导培训,果实比之前几年都好,预计今年收入将达25万元左右。“

  我也没想到自家门口就能种八月瓜,真的感谢坝区党支部的帮助。”看着长势整齐的八月瓜,黄前江开心地说道。

  为统筹推进坝区特色产业,小屯坝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强化技术指导,实行跟踪服务,推进了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坝区党支部强化党员示范作用,努力在“优”“特”上下功夫,利用坝区技术人才优势,对坝区内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水文条件、土壤结构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以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为抓手,整合资源推行发展方式,走出了坝区特色发展之路,促进村集体经济、大户、群众共同增收。

  黄小米铺就“黄金路”

  江口县凯德街道双岑村由大湾、岑桃、牛声、响水等13个村民组组成,全村共544户1710人。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2元,属二类贫困村。全村国土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9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45亩。

  “双岑村受地形影响,以前村民依靠种植水稻、玉米和依稀种植小米为生,收入较低,生活十分艰难。”双岑村村主任肖泽忠如是说。人多地少缺乏技术曾经是制约双岑村发展的最大困难,怎样解决群众困难,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头上。为改变现状,该村下派党支部书记杨力结合本村坡耕地多褐色土壤、非常适宜小米生长的现状。

  按照现有小米市场供给量,小米的市场价值很诱人,每年到了小米的收购季节,双岑村的小米根本就供不应求,价格高时还可以卖到18元每斤。

  “村里发展产业,市场是第一位的,在市场保证的情况下,其他困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可以帮助协商解决,只要群众愿意学,愿意种。”双岑村联系领导熊立说。

  “得益于新技术,今年我家两个老人在家里就种植了4亩小米,全部被外地农商全部购买完了,增加收入2万余元。”双岑村小米种植户王桥平高兴地说。

  绿茶叶开启“幸福路”

  “修剪茶园,我们尽量以一半边的形式去修,不能一下子照顾两边,是手采也好,还是机采也好,我们要给它留一个原来发出来的棱子部分,要留一片半叶子的高度,如果是留得太高,下一季茶它又长得太高…”在怒溪镇骆象梵净山茶园里,本土茶叶专家阙从汗正在给群众现场讲解茶叶管理、摘采技术。

  骆象大坝地处江口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9公里,是怒溪镇最为偏远的村之一,全村国土面积39471亩,全村24个村民组,共1123户4257人。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1.5万亩,6家龙头企业,47家专业合作社参与发展,新建抹茶基地500亩。

  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就业增加更多保障。在骆象茶厂加工车间,来自该村姚家坪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华志正练习炒茶技术。他说,“以前,在村里面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供娃娃读书上学。现在,年轻人都不用外出打工,就在梵净山茶业公司务工、学技术,一天收入差不多200元。既照顾了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

  学一技之长,致富一家人。“通过茶叶培训的渠道,让多数群众参与到这个茶产业当中,按照工种、技能分类,合理分配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他们从茶产业当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茂华说。(江组萱)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201010/1598941474631004.htm
上一篇: 铜仁思南:“四步推进”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红色品牌

下一篇: 七星关区普宜镇道角村“三个突出”推动合作社发展提质增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