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资讯

【2020年第53期】【全省组织系统挂牌督战脱贫攻坚专刊】党建引领抓实“四个不摘”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编者按】各已脱贫摘帽县(区)组织部门在开展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中,力度不减、方向不偏,找问题、补短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抓好问题整改,不断巩固攻坚成果,确保督战有实效,群众得实惠。

  麻江县: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群众就业“零距离”

  黔东南州麻江县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一体式”精准宣传抓就业。多角度、近距离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确保宣传入户全覆盖。一是三级联动深入宣传。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宣传体系,组织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队、帮扶干部逐村逐户开展返岗就业摸底排查,分类建立就业需求台账。二是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在搬迁安置点创建2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各明确1名人员负责搬迁劳动力就业推荐、就业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今年以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共28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三是岗位观摩示范带动。组织未就业搬迁劳动力进企业实地岗位观摩,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6人、培训意向356人。

  “两张卡”跟踪服务稳就业。用好《全程服务卡》《职业培训卡》,抓好搬迁劳动力后续跟踪服务。一是抓实职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职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模式,对创业者提供创业策划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跟踪服务;对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提供岗位信息、职业匹配等服务,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二是抓实特殊群体后续跟踪服务。对安置点内450名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通过一册宣传资料、一次职业指导、一组岗位信息、一次技能培训“四个一”帮扶措施,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三是抓实外出务工后续跟踪服务。及时掌握搬迁劳动力失业返乡情况,再次帮助就业。组建由7名法律专家组成的外出务工法律服务援助团和4个外出务工人员同乡会,鼓励抱团取暖、互帮互助。

  “三个一”优化提升促就业。优化服务队伍、开发就业岗位、开展感恩教育,实现搬迁群众能致富。一是建好一支服务队。组建“网格长+就业信息员+网格员+驻区党员+志愿者”的楼栋大管家服务团队,主动上门跟踪搬迁劳动力就业状况。与8家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共建,建立县级专业培训师、土专家培训团队共40人,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35期。二是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开发全日制、扶贫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搬迁劳动力就业168人。鼓励周边用工单位优先招录搬迁劳动力,拓展就业渠道。三是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在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12场,把感恩教育作为职业培训必修课程,让群众感念习总书记的好、感念党的政策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正安县: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力度不减

  遵义市正安县聚焦全面检查、问题整改、成效巩固三方面,着力构建“查病”“医病”“防病”工作机制,确保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到位。

  聚焦全面检查,把脉问诊寻“病灶病因”。制定《正安县2020年软弱涣散村(居、社区)党组织精准识别和集中整顿工作方案》,将目标再细化、任务再分解、措施再具体。严格对照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10条标准和后进村级党组织8条标准,组织开展上评、下评、复核工作,经联合审查、部务会研究、常委会审定,确定16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和16个后进村级党组织。严格实行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帮扶机制,全面压实帮建责任,助推整顿工作。明确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及其他科级领导分片联系,包保联系32个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做到包保帮扶全覆盖。

  聚焦问题整改,对症下药去“沉疴宿疾”。制定全县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作战图,各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制作施工图,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根据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采取“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分析、一月一总结”的方式跟踪整改进度。对整顿措施不精准、力量不聚焦的3个村级党组织进行挂“黄牌”整治,做到问题一日不解决,“黄牌”一日不摘除。将问题整改与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对村务党务公开不透明、民主管理混乱、治安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目前,14个已出列贫困村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村党组织如期完成整顿。

  聚焦成效巩固,精准开方增“免疫能力”。结合挂牌督战工作,组织8支督战队采取随机抽查、交叉检查、走访调查等方式,通过“五看”“七查”“二听”不定期开展拉网式督查,对完成整顿的村级党组织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回潮”。聚焦队伍建设、组织设置、阵地建设和制度规范,进一步抓好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县领导、组织部班子成员、挂帮单位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挂村领导、村党组织负责人+培养对象”的“6+1”帮带联系机制,对8名市级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42名县级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进行精心培养。借助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平台,精准选聘“导师”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为32个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选育村级后备人才146名,着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福泉市:“四双”机制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黔南州福泉市针对挂牌督战中发现的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组织形式不优、抵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探索“双公司+双订单+双保险+双支部”的“四双”工作机制,实现5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规范组建全覆盖,促进了“村社合一”发展壮大。

  “双公司”厚植发展基础。生产性公司筹措资金、流转土地、完善基础设施、组织生产,为“村社合一”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贵州润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牛场镇水源村投资2500万元与贵州江楠绿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福泉·江楠农业精品蔬菜示范产业园,完善了水源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水源村“村社合一”提供了基础保障。经营性公司在市场、技术、管理、服务、销售等方面给予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支持,解决产业选择不精准、技术服务不到位、培训农民不及时的问题。全市引进培育经营性农业龙头企业75家,开展农民培训达3万余人次,做到科技人员到乡、工作措施到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助推“村社合一”稳步发展。

  “双订单”畅通产销衔接。销售订单由经营性公司根据农产品市场销售需求或自身农产品加工需求与农业生产性公司签订的协议订单,按略高于同期市场价的标准保底收购,帮助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解决好“卖给谁”“怎么卖”的问题,目前全市共签订线椒销售订单5万亩、朝天椒销售订单1万亩、大福姜销售订单2万亩。生产订单由生产性公司根据签订的销售订单与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签订协议订单,组织群众按需生产。目前全市带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32家签订生产订单2.65万亩,覆盖农户3.18万户10.5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78户41461人。

  “双保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自然灾害保险指由政府扶持的政策性险种,按照“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效益”原则,引导合作社购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19年引导购买大福姜种植保险5565亩,受灾理赔442亩,为合作社和农户减少损失176.8万元。价格指数保险指在龙头企业保底收购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农作物开发的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目的在于确保合作社在市场下行跌价时保住成本,市场上扬趋好时获得较大收益,杜绝“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情况发生。2019年,通过引导合作社、企业购买水稻种植保险、蔬菜价格指数险等特色险种,直接减少损失1809.37万元。

  “双支部”强化组织引领。村党支部引领“村社合一”发展,全面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59个村级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让村级党组织成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产业党支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在相邻坝区、相同产业上组建联合党支部32个,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避免各坝区、各产业、各行业盲目发展、零散发展。道坪镇在产业链上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有效引导群众按产业规划集中发展辣椒种植9000余亩,形成“一村一特”“一坝一策”的产业发展布局。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551015/1592531165055002.htm
上一篇: 剑河县柳堡村:党建+产业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下一篇: 铜仁:“五套组合拳”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