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民盟·闸塘村——草莓走出乌蒙山 村民吃上“定薪丸”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原标题:民盟·闸塘村——

  草莓走出乌蒙山 村民吃上“定薪丸”

  初秋的清晨,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会泽县新街回族乡闸塘村雾气缭绕,气温仅15摄氏度。8时刚过,田间大棚里已有不少村民在忙着采摘草莓。

  “没想到村里能种出草莓,更没想到在家门口采草莓就能挣上钱。”闸塘村村民严彦英从没走出过村子所属的新街乡。她以为,这片高寒土地除了洋芋和玉米外什么也种不出来。

  9月1日, “勠力同心奔小康 多党合作显担当”——云报集团全媒体聚焦云南统一战线“同心工程”会泽行报道组走进闸塘村,来到了让严彦英惊叹的草莓大棚。

  “2018年,闸塘村引进种植夏草莓,高寒冷凉的地理气候正是种植夏草莓的必备条件,采摘期从每年的4月至次年1月,刚好弥补了市场空缺。”民盟云南省委会扶贫干部、新街乡挂职副乡长王世忠说,民盟云南省委会对口帮扶闸塘村以来,通过调研发现,在闸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缺技术致贫占38.3%,是最主要的致贫原因。

  闸塘村引进夏草莓后,民盟云南省委会以此为切入点,筹资25.4万余元援建了配套引水灌溉工程,有效解决冬春两季草莓基地的灌溉难题。同时,以村集体股份形式注入项目,初步形成“企业投资、政府扶持、农户参与、民盟助力”的产业发展模式。

  王世忠算了一笔账:每个贫困户每天采摘草莓的工钱在70元至100元不等,一个月最多能获得3000元的工资,长达近10个月的采摘期能为老百姓创收至少2万元。一些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工资每月甚至上万元。

  耿开文是闸塘村四村民小组组长,有文化、有威望的他被聘为草莓基地统计员。耿开文掏出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基地每天每人的劳动情况。“每天前往草莓地采摘的农户要到我这里登记,月底根据我的统计表来支付工资。”72岁的耿开文在这里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月3500元的固定工资更让他铆足了干劲。

  两年前,村民赵庆忠不相信这些小草莓能带来实惠。去年6月,他也加入了村里的“草莓大军”。“媳妇生病去世,我因为腰椎受伤在家休养了5年,生活快过不下去了。”这个工作机会,对赵庆忠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目前,闸塘村的草莓基地经过两年发展已拓展至600亩,共带动闸塘村及周边村镇400余人就业,成为乌蒙深山中困难群众的一颗“定薪丸”。

  通讯员 李晓琳 尹永权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9/3/336444.html
上一篇: 李小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

下一篇: 九三学社·李子箐村—— “重楼银行”建起来 群众有了“存钱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