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我的扶贫故事】“牛人”何老六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52岁的何老六是陇川县城子镇扎多村委会吕着村民小组村民,他是我的挂钩户,在我眼里,他是个“牛人”。

  打工还债,挺直腰杆,牛!

  2016年5月,何老六的母亲去世了,长期的求医问药加上丧事的各种费用,让他背负了6万元的债务,家里的生活顿时困难起来,他家也因此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不幸和债务并没有让他低头,母亲的丧事刚刚办完,何老六就带着儿子外出打工。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再苦再累,也要把欠的钱还上,还清了债务,去掉贫困户的称呼,才能挺直腰杆,才能堂堂正正!

  从此,一家三口开始了艰辛的打拼。何老六和儿子在外面挥汗如雨的打工,妻子在家起早贪黑的养牛。

  

  苦心人天不负,2017年底凭借打工的收入,他不但还清了借款,还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1年多的时间,何老六黑了,瘦了,但腰杆挺得直直的,村里人见到他,都竖起了大拇指:靠自己的双手,战胜困难,摆脱贫困,何老六,牛!

  脱贫不是重点,小康才是目标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帮扶单位、干部认真帮他分析现状,结合家里的实际,何老六选定了“养牛致富”的路子。

  

  “想”只是起步,“干”才有希望。2018年5月,何老六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扩建圈舍,购买西门塔尔母牛3头,专心搞养殖。

  虽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但他肯摸索、会总结,夫妻俩勤劳肯干,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一头又一头的小牛顺利产下,从最初的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发展到如今的16头。近两年,他卖牛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房子盖好,地板硬化了,儿子也娶了媳妇。

  

  

  不等不靠,认准目标,想好就干,干就干成,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何老六,牛!

  推己及人,不忘初心,牛!

  2019年,县里提出了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渐退”农村低保的相关要求,人均纯收入超过4500元且无特殊情况的将停发低保救助金,村委会要求帮扶干部做好思想工作。打电话之前,我心里有些忐忑——谁会嫌钱少呢,工作能做通吗?

  电话打过去,刚表明意图,正想告诉他们千万别有抵触情绪,何老六的妻子通大姐毫不犹豫地说:

  “现在我家的牛越养越多,生活也越来越好,比我家更困难、更需要这笔救助金的人还多,我家愿意退出。”

  

  

  ▲收到低保停发通知书

  通大姐还说:

  “改善生活不能仅仅依靠低保救助,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才会苦尽甘来。”

  何老六“工作”做得好,媳妇也是耳濡目染学到了“精髓”。

  

  

  何老六也说,过去家里遇到困难,多亏政府,多亏村里人,才渡过了难关,如今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虽然能力还小,但只要是力所能及的的事,他都愿意做,今后,他还要回报社会,回报更多的人。谈起今后的打算,他说他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党的好政策下早日致富奔小康。

  

  

  ▲扬鞭赶牛的何老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晨曦中扬鞭赶牛 的何老六步履坚定,幸福的生活靠自己来创造,何老六,牛!

  来源:陇川县委编办  线翩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8/7/333755.html
上一篇: 邵宗智:在基层熔炉中淬炼初心

下一篇: 【我的扶贫故事】倪蒙:用党的声音点亮心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