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发现:自己住的小区干净整洁有序多了,楼梯间再也不是大包小包的垃圾到处乱扔,电梯也不会随时出故障没人管没人问,楼上楼下邻居都笑呵呵的,变化真是喜人呢!原来,小区成立了“红色物业”,业委会成员有半数以上都是党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绿化、设施等维护以及调解邻里各种大小事宜,在他们的带领下,小区治理井然有序。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唯有用好党建这把“金钥匙”,才能及时破解治理新难题。如何坚持党建引领有力,让基层治理有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解决建的问题,抓党组织全覆盖。党组织覆盖是作用发挥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各行各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民办幼儿园等党员队伍、党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等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反复摸排,搞清楚流动党员去了哪里,现在固定党员还有多少,能否正常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其次要科学统筹,做到应建尽建。积极探索部门联合建、领域联动建、行业联管建等方式,在楼宇、商圈、项目、产业链等建立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无处不在。第三要党群齐力,做到同心同向。坚持党建带群建,以党建网格为核心,推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发力,不断延伸党的工作手臂。
解决强的问题,抓党组织书记训导。“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提升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关键在于用好用活各级各类培训。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充分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轮训的要求,采取专题培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和“云岭先锋”夜校等方式,把各级关于基层治理的政策要求作为必学内容,结合疫情防控等工作实际深刻解读,推动知行合一。要持续传授工作方法。基层治理很多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还不够,落实上也有差距。因此,要少些批评指责,多分享一些优秀案例或做法,多结合当地实情和上级政策方针深入浅出地教方法、讲策略、找思路。要及时答疑解惑。坚决避免“文件一发了之”“清单一开了之”“牌子一挂了之”“检查一完了之”等现象,常态化推进党员干部到基层指导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治理难题,切实推动党建网格、治理网格等“多网合一”,实现“一网办结”。
解决干的问题,抓党员责任落实。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唯有通过具体行动,解决一件件老百姓的烦心事或揪心事,基层治理才有生命力。要建机制,明责任。深化“干部联系支部、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确保工作全闭环。要见行动,有担当。深化“每名党员每年为居民办10件好事”“党员家政服务队”“红色调解员”“三点半红色课堂”等载体,确保党员进网格、进小区、进家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有考核,出成效。清单式、流程式发布“任务榜单”,党员根据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揭榜履职”,任务完成情况或尽职履责情况实行“亮榜张贴”,同时要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并作为评先评优依据,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开展基层治理的热情。
文慧(水富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