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五华区为青年搭建创新创业舞台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原标题:红色筑梦 青春引航

  五华区为青年搭建创新创业舞台

  

  

  文创项目体验丰富多彩。

    来自香格里拉的松茸香气扑鼻、手工制陶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8月14日举行的五华区“党建引领、红色青创、奋斗青春”新闻发布会暨红色青创·豳风集开集仪式上,一个集农产品、手作、文创于一体的精致集市惊艳亮相。网红店主、青年匠人、文创达人、手作艺人、城市新农人在现场摆出了30余个摊位,无不展示着他们充满创意的作品和创业创新的决心。

    “创业青年,行动起来!”发布会上,共青团五华区委书记张媛向全区创业青年发出号召。今年以来,共青团五华区委聚焦疫情期间民营企业青年员工流失、高校毕业生和待就业青年人数庞大的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党建引领、红色青创、奋斗青春”工作。通过强化资源整合、突出综合保障等举措,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建功立业保驾护航,激发青年创业就业活力,进一步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有力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带领青年人才建功立业

    “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六保六稳’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疫情期间五华区青年就业创业和企业复工复产,聚焦疫情期间企业员工流失较大、高校毕业生和待就业青年较多等突出问题,激发青年创业就业活力……”一份新鲜出炉的工作实施方案,为五华区开展“党建引领、红色青创、奋斗青春”工作奠定了基调。

    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年轻人们在思考什么?他们需要些什么?从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共青团五华区委主动联合驻区各高校,针对各类青年群体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青年企业家交流会、线上云招聘、“Give Me Five”线上直播……在高校、在企业、在园区、在街区,一个个活动将五华区的创业就业政策、企业可提供的青创政策、就业岗位送到9所高校和辖区的1万余名青年中。

    创业几年后,27岁的施思南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问题终于在五华区的慧农时邦众创空间找到了答案。2017年,他回到老家临沧,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种鸡养殖项目,但因为缺乏技术支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年轻人。入驻慧农时邦众创空间后,来自五华区高校的专家参与到了“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之前遇到的瓶颈问题也迎刃而解。“上个月我们有1万多羽销往上海,本地的销售量也有5000多羽。”施思南说,“在团委的帮助下,我们还准备申请一笔创业贷款,用于种鸡养殖的防疫工作。”

    在今年7月的“贷免扶补”贷款工作中,共青团五华区委共收到咨询逾千人次、贷款申请80人次,通过审批23人次,每人次获得的政府贴息贷款在10万~20万之间。通过及时“输血”,帮助青年获得了来自政府的“第一桶金”。

    与此同时,共青团五华区委还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青年就业创业等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在三五巨蛋青年众创空间、昆明沃力空间、国融智创、云农职·慧农时邦众创空间等楼宇、创业园区和空间建立五华区青年创业服务站,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的业务骨干、专家教授、专门人才和创业导师团队,为入驻的创业青年和初创团队提供疫情下青年职业规划、电商发展、创新创业、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等专业指导,为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帮扶。

    在慧农时邦众创空间,一间小小的“土豆窝子”店铺看起来虽不起眼,却是一个党员创业先锋岗,也是青年创业者杨成在社会上打拼10年后的心血结晶。“资金少是创业前期面临的主要困难。在团委的指导下,我们也将起点设置得低一些,以寻甸红心洋芋为主打,搭配泡菜等产品。”杨成说,“现在店铺的销量不错,回头客也多,可以说这个2.8平方米的创业店,撑起了一个农民党员的大梦想。”

    创业创新舞台更广阔

    有方向,有政策,共青团五华区委还适时推出了“五个一”工程,通过设置一批青年就业岗、激活一批品质新商圈、打造一批特色“青创点”、形成一个红色“青创集”、建设一批文化“青创街”,为青年创业提供优秀的载体和舞台。

    在南侨机工历史文化街区,五华区依托浓厚的南侨机工文化和青年热衷参与的手作、咖啡、定制精油和芳疗体验等业态,将直播经济模式引入街区,打造了街区直播间和创意手作区域,有效带动了实体消费人群的线下体验和线上互动模式。同时,在街区成立了青年联盟,通过“青年参与街区微改造计划”自行设计、组织和施工,对椿上花街的整体外观和装饰进行了美化提升,打造出了一条年轻人拍照打卡消费体验的“网红街”,也吸引了有创业意向的青年加入联盟。

    在教场中路,共青团五华区委还联合莲华街道办事处打造了“蓝花楹文创特色街”,以白族扎染、民俗瓦猫、乌铜走银、祖式滇绣、滇式风筝等云南本土非遗、文创类内容为主,依托蓝花楹主题公园的辐射,带动形成一条有历史底蕴、文化氛围、创新载体的特色街区。

    “我们将在街区为合作院校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提供免费入驻的机会,结合蓝花楹大街提升打造的定位,补充创意设计、特色表演、文创产品销售等青创资源。现在已有80多个青创企业和个人报名申请入驻,街区预计在国庆节前后向市民呈现。”共青团五华区委书记张媛介绍,五华区还将依托特色街区基础,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将选择3到6个点位作为青年创业示范点,根据点位实际设置青年创业内容,建成既有统一标识又具有各自特点的一批青年创业示范点。

    位于五华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青创·豳风集”特色创业集市则每月集中一个周末定期开集,以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品鉴、农耕手作体验以及青少年社会实践等内容为主体,搭建特色展位,为有需求的青年朋友、城市新农人和周边居民住户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入驻豳风集的青年和企业将按每期参与集市获得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取形成“青年参与社区微改造公益基金”,并委托云南省青年创业基金会进行管理,定期对豳风集周边小区、街道进行设计和微改造,对周边老旧小区居住的困难群体进行结对帮扶,持续形成青年立足社区创业、参与社区治理改造的良性循环。

    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渠道再拓宽

    在“党建引领、红色青创、奋斗青春”和“党建引领、劳动实践、众治众享”两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五华区找到了结合点,结合西翥街道都市农庄和休闲康养的产业发展定位,通过青少年的劳动实践和切身体验,绘制了一幅“党建引领、劳动实践、众治众享——五华区西翥街道青少年农事体验点”的生动地图。同时,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科技人才、溯源农产品故事、创新产品销售和体验模式的过程中持续注入红色血液,初步形成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5个维度的西翥产业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拓宽创业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渠道,五华区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各类青年进行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组织“青年创业服务帮帮团”到社区、学校等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和讲解授课,推广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技能,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着力提升海归、返乡、社区青年的整体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每周五,“Give Me Five”线上直播通过网络直播课的方式,为广大青年讲授办公软件使用、面试技巧、图片编辑、公文写作、沟通交流技巧等,帮助青年完善自身技能,掌握实用技能,助力青年创业就业。同时,将以在线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通过实地探店等方式,到文化巷、南强街、篆新农贸市场等有昆明记忆的地方,挖掘辖区内青年的创业故事,展现青年创业成果等。

    在云农职·慧农时邦众创空间,还将开设全省创新创业学院,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平台,联合农业方面专家、电商带货能手、青年创业优秀代表等业务专家面向全省青年农人开展专业培训。

    近期,云农职·慧农时邦众创空间的入驻企业负责人赵小瑜受邀参与了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知味云南·腾上云‘消’”云南民族文化展演暨“云品”直播销售系列活动,为云南助力脱贫攻坚带货。“在前期的生产销售中,我通过快手等电商直播平台销售松茸、芒果和蟠桃等特色农产品,积累了25万多粉丝,也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农产品销量的直播‘带货’经验。希望这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城市新农人走上创业路,能够帮助家乡脱贫攻坚。”她说。

    “创业一人,就业一片。”青年人才朝气蓬勃、思想解放、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五华区还将加强信息互融互通和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实践活动有效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各个特色项目的组织实施,主动策划建设一批优质阵地、优质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记者 王恩国,共青团五华区委供图)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8/17/334685.html
上一篇: 唱响新时代爱国团结跟党走的青春之歌

下一篇: 习总书记与我们一起过“主题团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