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紧紧抓住沪滇协作促精准扶贫的契机,不断加强全覆盖沪滇产销对接基地建设、“云品”种植生产组织化程度、技术扶持、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推介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实现沪滇合作无缝对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打造、“彩云优才”,架起了一座上海助力祥云精准脱贫奔富路的“桥梁”。
修通群众“致富路”
7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走进祥云县祥城镇新村,远远的看见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在田野里穿过,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连通新村和象鼻庄村。道路两旁,果树正迎风招展,大蒜、蚕豆等农作物已破土而出,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地里浇水、播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象鼻庄村和新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祥城镇的山区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两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彻底改变象鼻庄村和新村出行难的问题,祥城镇党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在上海老港镇的帮助下,投入沪滇合作资金134万元,修建连通象鼻庄村到新村的道路,在此基础上,祥城镇党委整合其他项目资金460万元,硬化道路3000多米。该项目的实施惠及两个村745户共32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3人),极大地改善了大家的出行。
走在笔直宽阔的马路上,村民们笑逐颜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该道路两边有800多亩土地,道路修建以前,农作物只能靠人背马驮,极为不便。新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站海英家在新象路边有1亩多土地,今年种了玉米,收成很好,“去往年玉米收了拿回家很麻烦,基本都是靠人背马驮,今年玉米收了以后摩托车开到路边,很轻松就带回了家!”站海英高兴地说。现在,地里又种了大蒜,等蒜苗成熟便可及时往外运输,将大大改变因交通不便带来的产品滞销等问题。
象鼻庄村1组村民胡兴香家在新象路边栽种了4亩猕猴桃、1.5亩车厘子,交通不便一直是压在胡兴香一家心头的大石头,“果子成熟不能及时往外运怎么办?”胡兴香常常想。然而,谁也没料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下子修到了田间地头。“现在不愁了,路修通后我们可以把猕猴桃和车厘子及时卖出去,同时也为我们发展农业观光园和采摘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对种好特色水果,我更有信心了。”胡兴香兴奋地说。
高山建起“产业园”
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一直是祥云县下庄镇纸房村抹不去的标签,因山高路远,与外界交流甚少,仿佛与世隔绝一般,给纸房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却不知这里的人也有一颗渴望发展与致富的心。
纸房村1911人分布在36.56平方公里的漫漫山林间。“以前村间巷道全是土路,还是村民自发修建的,实在是太难走了,窄的地方连摩托车都过不了,村外的人都不愿意进来。最糟糕的是,产业发展思路不宽,发展模式老旧,村外面变得日新月异,我们只能看着干着急。”纸房村主任杨永祥说到。
在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纸房村以“沪滇对接”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探索“党支部+土地流转”“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整合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投入300万元,建成中草药产业园1个。在上海市老港镇的关心和支持下,纸房村结合“沪滇协作项目”的实施,在巩固发展樱桃、核桃、冬桃等产业的基础上,新发展樱桃251亩、香橼110亩、蚕桑253亩。通过“特色水果+中草药”的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为此群众主动筹资,在纸房村第六村民小组修建“雨露亭”表达谢意。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发展中草药344亩、蚕桑350余亩、特色水果2000多亩。
“纸房的老百姓都穷怕了,不管什么产业,我们都敢于尝试,党员带头发展,看到效益好了才向群众推广,特别是中草药和樱桃,几乎每家党员户或多或少发展了一点。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产业园的发展需要,配套修建水池9个、新修自来水管网5公里。”纸房村党总支书记张丕贵介绍。
“2014年,村上动员党员栽樱桃,我家就栽了一部分,2018年通过‘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又栽了几亩,现在共有樱桃5亩,今年我在樱桃地里套种续断,单这5亩地差不多就能收入5万多元钱,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正在续断地里拔草的党员左成明对未来充满希望。
纸房村第一书记杨跃武沿着修好的水泥路向我们走来,“我刚来的时候全是土路,下雨天都不敢出门,老百姓都是广种薄收,也谈不上什么产业,庄稼种了管理跟不上,收成也不好,现在交通和水利设施都得到了完善,在上海市老港镇的大力扶持下,山区也建成了产业园,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我作为第一书记,感到欣慰。”
多项帮扶“带民富”
“水也通了,路也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7月7日,在祥云县鹿鸣乡雄里坡村小街上,丰富的商品,热闹的街道,穿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着沪滇协作项目给大伙带来的巨大变化。
的确,通过上海对口支援,这个曾经吃水靠人背马驮,靠天吃饭的小山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555万元,实施3个项目。”据雄里坡村党总支书记白富昌介绍,2019年,雄里坡村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四个小组人畜饮水工程、建蓄水100立方米水池2个、架设三项电、硬化村内道路22199.5平方米、种植绿化树550株、新建垃圾池6个、宣传牌87块。
项目实施后将惠及农户590户2090人,其中:贫困户70户213人,大大改善雄里坡村的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投入援手奔小康项目资金50万元,实施雄里坡村花椒产业园项目,为进一步发展好青花椒产业奠定基础。
投入村村结对帮扶资金5万元,计划实施40亩魔芋种植项目,因受种植季节限制,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土地预整地工作,待种植季节到后,立即组织群众栽种。
通过实施道路、活动室、人畜饮水提升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雄里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产业基础设施的完成和产业发展项目,为雄里坡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不仅如此,上海爱心人士结对帮扶雄里坡村5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000元,两年来资助1万元。通过捐资助学,不仅帮助了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激励这些学生努力学习,成就自己的梦想。
以上几个村的变化只是沪滇协作以来的一个小小缩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大力帮扶下,祥云县扎实开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工作,这股强大的力量支撑,让祥云县如虎添翼,正大步迈向全民小康的美丽明天。
杨丽芳 汪榆林 陈娅(祥云县扶贫办)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