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铁末:“三生红艳”暖贫困冰寒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组织工作

  “我许了一荒地,点了一盏灯,种下了自己,积半世甘甜,储三生红艳,只要你带着故事来,不说万水千山,不说相见恨晚。”这是广东省东源县老埔场村第一书记铁末写下的一首诗歌。

  蓝口镇老埔场村位于东江流域西岸,全村常住人口700余人,贫困户43户160人,村级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脆弱,常年处于贫困状况的老埔场村民迫切期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与全国人民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脚踏泥泞土地,躬身阡陌田垄,给村里争政策、为群众送温暖……作为深圳特区派驻的第一书记,铁末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初心,为贫困群众点亮希望之灯。

  “红色引擎”焕发组织活力

  “村级党组织疲弱乏力,班子凝聚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群众意见较大……”铁末深知,“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的重要性,通过走访党员、村民代表,摸清村“两委”班子存在的问题,认真与他们开展谈心谈话,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迅速把村“两委”干部的思想凝聚在一起。

  为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他以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建立党组织对“三重一大”的议事规则,推动实施“两个联席会议”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扩大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把基层党组织的优势释放出来,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他创新推行了“党总支包片、党支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联动机制,压实“定格、定人、定责”包干责任制,在突发事件和重大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组织全村58名党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据点作战、冲锋在前,在去年6月特大洪水灾害面前,及时转移安置了29户145名受灾群众;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筑牢了卡口检疫检测、入户排查登记、重点人员管控等各道防线,众志成城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

  “红色产业”打通致富之路

  老埔场村是经济薄弱村,是个典型的“三无”村(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过去,受集体经济收入的制约,平时工作的运转都是靠上级拨款,做点实事和好事都很困难……”在谈到村级发展时,党总支书记张建波很无奈地说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首先要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我们村要制订发展规划,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的产业路子。”这是铁末在第一次参加村“两委”会议时说的话,也是他实干的方向。他带着村干部经过3个月的实地考察、多次论证,结合村里的土壤、水源、温度、光照等条件,提出了大力种植千禧果的建议。

  产业的路子敲定了,但没钱没人没技术又让大家陷入了困境。铁末向大家许下承诺:“没钱,我去找,没技术,我去引。”于是,他利用在深圳市工商联工作时的资源优势,千方百计争取深圳市、东源县等地方支持,通过组织商人协会,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引资引智引人才,自筹扶贫资金近400万元,引进了广东圣伽公司一名技术人才,负责产业化种植和技术指导,带领父老乡亲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经过半年的努力,以“村集体+企业+高校+农户”合作模式的千禧果种植和加工基地最终形成,这一模式引领带动了“加工链”“物流链”“电商链”,推动了38户114名贫困人口顺利达标出列,村集体收入从5万元突破到80万元。

  “红色誓言”定下三生情缘

  “走一次扶贫路,洒一身扶贫汗,捧一荒扶贫土,定下的是三生不变的情缘”。在驻村的岁月中,铁末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誓言,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干出了一番平凡却又伟大的事业。

  政策兜底户张新强年过半百未婚,在疫情期间罹患重病,铁末听闻后第一时间赶往乡镇卫生院了解病情,得知其可能出现脑出血情况后,立即将他送往正规医院治疗,并主动发起网上募捐,筹集到4万余元护理资金,及时解决该户治病的燃眉之急。

  聋哑人张芹友出身贫困,对外界有抗拒情绪,铁末坚持每周必到、嘘寒问暖,与他手语交流,引导他到产业基地工作,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如今,芹友每次遇到铁末,总喜欢跑上前不停地比划,然后搂着铁末的肩开怀大笑。

  昔日贫瘠的乡野硕果累累,穷困的深山道路宽阔,破旧的民房变成美丽庭院,群众在寒冷冬日里温暖如春……这正是铁末在脱贫攻坚的一场暖冰之旅,更是难忘的扎根基层、挥洒汗水的青春回忆。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dyjy/xjdx/content/post_7828.html
上一篇: “广东最美退役军人”郭亚兵:白衣作战袍 逆行勇担当

下一篇: 广东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丘梅生: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深藏功名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