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上东村实现长远发展,现在的刘艳军又在为这件事忙活着。
“新铺的路砖不平整啊,要赶紧修整……”顶着6月的烈日,刘艳军站在村里的柏油路上打电话。不一会儿,几个工人匆匆赶来。
刘艳军是惠州市委办驻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第一书记,在村里出了名的“雷厉风行”。端午节刚过,他就回到村里,查看几个基建项目的进度。
“村子发展的大事拖不得!”驻村4年多,军转干部出身的刘艳军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跑步前进”,这个省定贫困村一年年变了模样:干净宽敞的柏油路,取代了杂草丛生的泥土路;带有瑶族风情的新屋,代替了破旧的泥砖房;水塘里荷花摇曳,大棚里瓜果飘香;以前无处休闲的村民,如今有了散步健身的公园。
用真心和实干迅速融入瑶乡
“刘叔叔,这个给你……”日前记者在上东村党群服务中心采访时,一名瑶族囡囡捧着刚切好的西瓜来找刘艳军。有村民说:“军哥是村里的‘明星’!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跟他亲。”
一个在市级机关工作多年的湖南汉子,为啥能被村民当成自家人?“他是用真心和实干,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上东村党总支书记刘军文说。
带着打造省级扶贫示范村的重任,2016年4月,刘艳军到上东村走马上任。地处惠州最北端的山区,瑶族同胞聚居的上东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交通闭塞、产业空心化,村子集体经济年收入仅2.7万元,村民住着破房子,村道泥泞、污水横流。
一番走访下来,刘艳军发现困难不少。“当时最大的难题之一是,老乡们对脱贫的信心不足。”他回忆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士气提上来!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支一张床,这就是刘艳军在村里的临时安顿点。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他很快适应了驻村“第一书记”这个角色。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刘艳军与村民的关系也迅速拉近。
与此同时,一批“短、平、快”的项目让村集体经济加速“补强”。其中,与企业合作建设的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一年有4万元收入;在高速公路旁的村中山地设立大型广告位,每年可收取租金近10万元;在村委会宣传栏和村办公大楼的外墙设置广告位,每年租金6万元。
彼时,“脏乱差”的上东村亟需打一场民生项目“大会战”。但是,资金从哪里来?
“必须充分运用好扶贫政策,善于借助各方力量。”刘艳军成为惠州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的常客,在他的奔走下,多条村道实现硬底化,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一座座带有瑶族风情的新房,取代了泥瓦危房;改造后的上东村小学教学点,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25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修建起来了,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刘书记,来家里吃饭咯!”傍晚,刘艳军在村道上遇到了打酱油归来的瑶族老人杨阿伯。几年前,年过六旬的杨阿伯和另外5个“老兄弟”告别破旧的泥砖房,一起搬进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的“老人之家”。
根据政策,每户“五保户”可有4万元左右危房改造补助。但由于他们生活困难,其他的费用没有着落,为此,刘艳军想了一个办法:把6户特别困难的老人集中安置,并拉来爱心企业捐助,建造了幸福安居工程。
“刘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看到村子一天天发生明显的变化,上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这位“第一书记”称赞道。
培养“不走的扶贫队伍”
提起这位“第一书记”,村中的很多党员干部都竖起大拇指。“他有魄力,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这种工作作风感染着我们。”刘军文如此评价这位“老搭档”。
对于村子的蝶变,刘军文感触很深。“以前支部战斗力弱,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很难推动。”他说,现在大家心往一处使,铆足了劲让村子变得更好。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刘艳军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从一开始,他就和刘军文商议,要把党建作为突破口,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村里的党员干部打造成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上东村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很难组织经常性的教育。刘艳军就发起建立“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总支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教育学习的便捷平台。他还通过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出外考察学习,开拓视野。为补充新鲜血液,3年来,上东村党总支发展了数名年轻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基层党建工作大大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色和质量。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8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也较前几年增长了十几倍。
为村子未来发展找好出路
当得知韶惠高速只是途经上东村时,刘艳军坐不住了。
“能不能在上东村设一个高速出口?”韶惠高速惠龙段项目开工前,刘艳军到韶关市、龙门县交通运输部门“拜访”。“上东村穷,吃的就是交通闭塞的亏啊!”
温泉、百竹园、古树林、寒山……上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一直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一定要把资源利用起来。”此前,刘艳军与村“两委”班子通过调研论证,找到了开发温泉、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新路子。
在刘艳军的拉动下,100亩的高山茶园、60亩的生态果园等项目相继落地,为村民增加了分红和务工收入;特色农产品、食品等专业合作社也建立起来;污水处理、现代化公厕等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然而,规划推进却卡在了温泉开发那一关。一些企业实地考察后,因为交通不便没了下文。虽然武深高速经过上东村,但最近的蓝田出口离村子还有一段路程。
刘艳军清楚,韶惠高速路建设的机遇不能再错过。
听完他的诉求,项目相关负责人陈述了相关困难,为此刘艳军又从上东村长远发展与全村百姓福祉继续耐心沟通:“在上东村设出口,对村子长期稳定脱贫、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这是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凭着一口“铁齿铜牙”,刘艳军最终说服了项目建设方。一个半月后,项目负责人给他打电话,说:“出口可以有了。”
刘艳军告诉记者,虽然高速路出口仍在建设中,但已经有几家旅游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温泉项目“柳暗花明”。
“我们瑶乡来了个脱贫奔康领路人!”村民们都这样说。
记者手记
有百姓情怀与战略眼光的“扶贫书记”
跟着刘艳军在村子走访,一路走,一路问候,村民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他的亲近、尊敬与感激。
这种干群感情源于刘艳军对百姓的用情、用心。短短几年时间,上东村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小山村,蝶变成为小桥流水、步步美景的美丽乡村。
村子有这么大的变化,还跟刘艳军的战略眼光分不开。转业前,刘艳军在部队任指挥员,培养了自己的战略眼光与战术素养。这种眼光与素养也被他运用到如今的扶贫工作中。
“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不少村民向记者感慨。刘艳军淡淡地说:“村子如今的振兴发展才刚刚开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