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东莞黄江镇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组织工作

    3D雾幕投影让党徽以高科技形式展现。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李鄂 摄

       近年来,黄江镇在全市率先打造出党建“1+N”制度体系、积分制入党、干部成长工程、社区版“微权清单”以及基层党员干部“双拓双增”成长机制五大党建品牌,并以品牌理念抓党建工作,走出一条品牌引领、典型带动、以点促面、整体提升的新路径。

       以田美社区为示范点,黄江镇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阵地建设,通过建设党建陈列室、社区党建广场、“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等亮点项目,不断拓展党建阵地的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三个”党建堡垒,巩固社区先锋教育阵地。

       近日,黄江镇党建陈列室包括硬装和内容展示在内的修建工作已完成,准备正式对外开放。党建陈列室全面追溯黄江党建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辉煌成就,集中展示黄江各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发有为、实干担当的精神风貌,以此激励和鞭策全体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续写华章。

    南方日报记者 游宇轩 韦基礼 

    AⅢ01—AⅢ04版策划:黄少宏 统筹:韦基礼 黄振强

    制作精良、内容全面

    以高科技手段展示8大主题

       黄江镇党建陈列室位于田美社区办公大楼一楼,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集中展现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并从历史到现代完整展现党的发展史。党建陈列室内按照主题鲜明、构思新颖的原则,分为整体概况、党建历程、改革发展、革命历史、党建引领、社区党建、先锋模范和庄严宣誓8大展区,形象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和黄江党建工作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

       根据本地情况,党建陈列室还重点整合黄江镇及各个社区已有党建品牌项目,结合积分入党、微权清单等党建品牌,集中展现近年来黄江镇党建工作方面的探索实践及成果,通过加大党建信息化力度,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效应。

       笔者在现场看到,党建陈列室采用不少现代高科技手段,设备包括有1部约72平方米的电视屏幕、25部触摸屏、51部显示屏、2台投影仪、1台3D雾幕投影等,通过图文、实物、雕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内容。其中,3D雾幕投影让党徽在烟雾环绕中悬空浮现,实属一大亮点。

       据了解,党建陈列室展出的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会议简介、黄江镇历届党代会大事记、黄江镇经济政治重要节点、黄江镇及辖内各社区党建亮点内容、黄江镇党员照片和事例、梅塘马山战斗等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以视频形式展现黄江的地理位置优势,展示多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党员事迹,同时以电子相册形式展示黄江历史和黄江2014年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等内容,内容制作精良,史料丰富全面。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党员干部精神涵养建设

        4号展区里,伴随着《人民军队忠于党》慷慨激昂的音乐声,一部55英寸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梅塘马山战斗的资料。

       黄江是东江纵队游击革命老区,也是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游击革命老区,东江纵队第三大队、第五大队,曾经驻扎黄江。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江曾发生仙桥遭遇战、龙见田战斗、黄猄坑战斗、梅塘马山战斗和红花岭袭击战等。其中梅塘马山战斗是较为震撼的代表性战斗。

       1944年5月7日晚,驻樟木头日军加藤大队400多人,意图偷袭驻梅塘乡龙见田村的东江纵队领导机关和第三大队。此时,东江纵队第三大队、第五大队和东莞大队,均集结在梅塘地区整训。5月8日凌晨,日军先头部队进至龙见田村左侧,企图占领附近的马山,突击东江纵队,抢占马山战斗打响了。

       第三大队先于日军占领马山制高点,并接连粉碎敌人6次冲锋,为东纵司令部转移和各部队集中赢得时间。6时,大队长彭沃率第五大队从长山口出动向敌后侧发动攻击,第三大队两个中队和黄布率领的东莞大队林耀中队也从梅塘西北投入战斗,长山口和周围的民兵也纷纷参战,对敌人形成半月形的三面夹攻,把敌人困在梅塘山坡上。直到夜幕降临,日军才在汉奸的带领下,落荒而逃。此役共毙伤日军近百人,日军大队长加藤逃回樟木头后剖腹自杀。此战东江纵队伤亡32人。

       作为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4号展区记载着历史的起点和转折,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能让人们学习和认识黄江近现代历史,而且能通过红色资源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对参观者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不忘前辈先烈,传承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品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人文精神涵养建设有重要意义。

    呈现黄江发展史

    以务实精神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黄江的发展历程中,从不缺乏奋斗者和追梦人的身影。在党建陈列室的展示中,可以看到黄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一代又一代黄江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改革开放40多年,一波又一波黄江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

       40年前的农忙时节,田间地头遍布忙碌的身影;40年后,全镇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家家户户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40年间,黄江坚持产业立镇,综合实力每10年完成一次跃升,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百强镇”;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用科技改变了千万人的工作与生活,最终引领黄江迈向高质量发展;紧抓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黄江形成以国际大型企业为龙头,电子信息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交通方面,黄江镇围绕“联通外循环、疏通内循环、畅通微循环”目标,加快打造“五纵四横六连”的路网贯通工程;根据最新的“TOD之城”规划,未来,黄江将建成“湖光水色、绿道环绕”的现代化枢纽站点。

       医疗方面,黄江现已基本完成“一个中心、八个站点”的标准化建设,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育方面,黄江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未来将塑造教育新品牌,以优质教育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化事业发展方面,黄江的文化载体不断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娱乐方式逐步由单一化、一般化向多元化、高品位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江将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临深优势,继续发扬黄江人勇立潮头、务实肯干的拼搏精神,全力建设“湾区制造名镇、幸福美丽黄江”。

    ■相关

    黄江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引领各项事业有序发展

       近年来,黄江镇委不断推进党组织规范化管理,有效推动全镇党员干部担当尽责、能力提升、作风持续向好,全镇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越走越稳。

       该镇认真落实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树立“互联网+”思维,在“细致”处下功夫,推动冗长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效能型的互促教育;从“全面”上做文章,推动阵地式的碎片学习转变为发散式的实践培养;同时坚持“书记讲党课”、推行主题党日制度、推进“线上微轮学”和教育培训班,大幅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领导水平。

       以深入推进党建“1+N”制度为重要抓手,该镇推进党组织的建设、民主决策、队伍建设、干部任用、考评问责等各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积分制”入党模式以“创新积分标准、规范考察流程、突出计分运用”的做法,吸引了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微权清单”明确社区党工委成员权责,规范运行决策方式,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成为全面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的重要坐标。同时,推动社区党建、机关党建、“两新”党建的常态化共驻共建,着力形成全面统筹、整体推进的“两新”党建机制。

       为提高为民服务“软实力”,该镇以“驻点联系群众活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为抓手,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化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畅通职能部门协调机制,建强基层堡垒,迅速解决群众反映较为强烈问题,实现“驻点走访全覆盖、问题办结100%”。

       聚焦全镇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发展两个问题,该镇以“头雁工程+倍增发展+乡村振兴”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各党组织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开展党工委书记述职考察、出台后备干部培养办法,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建立“倍增企业训练营”,深化利用“干部成长工程”“双拓双增”学习锻炼平台,提升党建引领经济发展能力;通过“1+5”模式,以田美社区为试点,推动社区党史展馆、党建公园、旧村改造、产业发展等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党建引领下,黄江镇近年各项事业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的良好态势更加明显,改革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新局面;齐全的商业配套、充足的水电基建、宜居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完善的医疗体系、优质的教育资源及先进的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持续增进黄江繁荣,更是先后获得“全国百强乡镇”“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生态乡镇”和“广东省园林城镇”“广东省森林小镇”等荣誉。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dyjy/dyjyjd/content/post_439.html
上一篇: 诗画梅江颂党恩 苏区精神永流传

下一篇: 图解:如何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