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共唱《国际歌》。
既有中共三大、黄花岗起义这样对全民族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又有广州地铁这样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典型——广州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鲜艳的精神底色。
广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等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出一批党员红色教育基地,做好红色故事的新时代阐释,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深刻的课堂体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组宣
挖红色资源:打造党员教育基地
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众多的优势,按照主题鲜明、以用为本的原则,对全市革命遗址和红色史料进行“拉网式”普查,分3批遴选产生30个市级党员教育基地,同时制定《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管理意见》,把基地活动补助经费纳入市管党费预算,推动党员教育基地规范化管理。
党员教育基地的保护修缮和革命史料整理工作正在广州全面开展,挖掘出一大批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
在时间跨度上,涵盖了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
在历史人物上,既有广东区委这样的党组织集体,又有广州起义英烈、三元里抗英群众这样的人物群像,还有孙中山、毛泽东、邓世昌、詹天佑这样的历史伟人;
在史料层次上,既有中共三大、黄花岗起义这样对全民族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又有广州地铁这样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典型……
广州持续组织人员力量,对30个党员教育基地开展深入广泛的调研,编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工作成果集萃》,详细介绍30个党员教育基地的地址、开放时间、基地建设和基本情况等信息,方便全市68.9万党员、3.2万个党组织按图索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青山埋忠魂,碧血印丹青”,南沙区万顷沙镇党建指导员黄华杰在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后有感而发:“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再次感受到革命精神的流传不息。自己深受激励,立志以英雄为榜样,在工作岗位上担当有为,做人民满意的党员。”
传红色文化:助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广州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基地资源,根据不同党员群体需求,围绕理想信念、党性教育、正风反腐等方面,分类打造党员教育课程,着力做好红色故事的新时代阐释,构建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平台,引领广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筑牢信仰之基,大力提升全市党员教育工作覆盖面。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设现场教学课堂,举办专题讲座,免费送展至部队、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巡回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农讲所纪念馆开办“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推出《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一大至十九大图片展览》;
孙中山大元帅府开展“从文化先锋到革命罗针——《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巡回展出,引导党员干部铭记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广州起义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则通过专题展览、主题党日活动、拍摄专题纪录片等方式,广泛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潘高寿药业党委办公室主任侯旭然日前冒雨瞻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观看专题片、重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听主题宣讲。他说,这种体验式学习,既拓宽了宣讲的多维视角,又有利于增强党员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感情认同,对自己日常从事的党务宣传教育工作深有启发。
植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纷纷走进党员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过政治生日以及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讲座等,从广州红色基因中汲取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力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广州抓住主题教育目标,顺应实际情况,把弘扬红色基因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计划行动,着力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精准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市国资委企业党建处副调研员徐崛在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后表示,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瞻仰历史陈列、回顾建党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探寻精神密码,个人的思想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将珍惜本职岗位,始终不忘入党初心,时刻践行时代使命,努力做一名敬业、专业的党务工作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