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扛起责任、冲锋在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经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荐报送,我们收集整理了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现予分期刊载,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西对口支援湖北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前线指挥部前方工作组临时党总支部强化医疗队伍组织管理,关心关爱医疗队员,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发展32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完成11篇调研报告,积极向十堰市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形成报告964篇,举行26次远程诊疗,十堰市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共发送9批次防护物资162.02万件(套)。联合十堰市宣传医疗队先进事迹,在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等报道2000余篇次。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党委委员带头签下请战书,向全院发出倡议驰援武汉,党员职工踊跃报名,5名队员在武汉抗疫一线火线入党。筹建自治区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西版“小汤山”医院,制定25项病区方案预案,成立邕武医院应急病房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战疫突击队、青年战役突击队,累计收治108人,确诊患者81人,其中重症4人,危重症5人,所有确诊患者都达到治愈出院标准。
自治区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党支部制定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预案,构建全区生活物资保障网,与六省区商务主管部门建立联保联供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构建纵横畅通的监测信息网络,编制全区生活物资市场监测日报告33期。持续组织社会各界支援湖北物资供应,共发送湖北果蔬物资直达冷链专列13班,累计驰援生活物资2700吨。
河池市公安局党委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及时召开党委会、视频调度会和开展现场督导统一思想和行动,在一线创建党员先锋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体干警全力做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和护稳定各项工作。共启动公安检测卡点170个,出动警力1.8万人次,检查车辆近19万辆次,排查出来自疫区人员1779人,侦破涉疫违法犯罪案件7起。组建党员突击队驰援都安,检查车辆5.27万辆次,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启动“红色动员令”,489名党员和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组建25支党员防疫先锋队和20支青年防疫突击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工程机械保障队,驰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全球采购防疫物资,向武汉3家医院及自治区、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定点扶贫村捐赠医用口罩23.3万只。坚持抗疫和生产经营“两手抓”,成立应对疫情生产经营改善领导小组,发出倡议书鼓励全体员工战疫情、强信心、稳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经营目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温汉春主动申请参加广西第一批赴湖北医疗队,任医疗组组长。带领广西医疗队协助黄陂区中医院先后收治确诊及疑似病人近600例,会诊重症、危重症患者60例次,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87人次,参与或指导其他6个定点新冠病房及急诊科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主动定期到7个病区筛查重症、危重症患者,协助做好转诊、接收黄陂区各隔离、观察点的危重症病人。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三区护士长符淑霞主动申请参加广西第三批赴湖北医疗队,到达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后,申请进驻最危险、救治任务最重的感染科工作,开展静脉输液、雾化、吸氧、测量生命体征、测血氧饱和度、采血、发药等工作,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谈心,给老年患者喂水、翻身拍背。负责护理的34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所长陈柳军面对危险的病毒和随时被感染的风险,把家安在实验室外,和同事们24小时轮流值班,做到随到随检。经常加班加点,及时对检测报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上报,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带领生物安全组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1.67万份,是广西第一批检测出新冠病毒样本的地市级实验室。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第五秘书处副处长唐千皓担任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文电组组长,以战时机制、战时状态、战时作风,带领文电组办理文电2000余件,打造了保障指挥部政令畅通和高效运转的重要枢纽。组织制定指挥部文电高效办理流转规则、指挥部文电操作指南等制度,建立战时文电流转机制。克服家庭困难,经常加班到深夜。积极联系企业向河池等地捐赠口罩和消杀用品。
南宁市司法局审理部部长、派驻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第一书记毛鑫面对疫情爆发,把年仅1岁的儿子留给70岁的老母亲,自己带着9岁的女儿回村加入抗疫队伍。多方筹集一次性口罩4150个、KN90口罩100个,防疫工作经费9万元,消毒酒精80公斤,红外线测温仪9把。多次送防疫物资给合作社、养殖大户,让他们吃下“定心丸”。统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引导群众种养致富,近期培育新生牛犊近70头,小蚕共育销售5批近600万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