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柳州市:嵌入“红色芯”,事事有回音

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八桂先锋网

  “跟党一起奋斗”——这是张贴在广西柳州城中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标语,也是柳州创新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生动写照。当地探索创新城市党建,积极为基层治理嵌入“红色芯”, 打造出城市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红色服务网络集群,从而提升了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群众家门口的“红色管家”

  “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群众手拉手。”在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街道中山花园社区,一支由社区党委、物业、业委会、邻里帮帮团组成的“红色管家”队伍,使党建触角延伸至家家户户。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蔡玲介绍,中山花园社区常住人口7000多人,已成立2个小区党支部以及2个社区网格党支部。

  “多年来,住户一直被共用水表、水费共摊、水管老化漏水等问题困扰。”中山花园社区业委会主任吕树凤说,2017年,社区申请一户一表工程改造,但费用过高。在“红色管家”协调下,社区通过街道派单向柳州市住建局申请政策支持,每户居民因此节约改造费900多元。

  “红色管家”是柳州将基层党员作用延伸到社区治理最前沿的方式之一。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丽娟介绍,当地引导和鼓励居民结合社区特点成立“红色业委会”“红色自管会”“红色联动治理”“红色楼栋长”等社区治理组织,同时成立了党支部。目前,柳州已在符合条件的网格、小区和业委会成立1000多个党支部。

  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柳州市将400户到600户居民划分为一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员和2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小区熟人,通过党员带动,开展熟人治理。

   

  

  广西柳州市委机关党员突击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变街道社区独唱为多部门合唱

  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组织体系的“四联双报到”机制,是柳州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实践。这种机制可以发挥多方治理能动性,汇聚合力,变街道社区独唱为多部门合唱,实现基层治理事事有回音。

  举例来说,柳州鱼峰区窑埠社区,窑埠街小学、柳州市工业博物馆、鱼峰区后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结对共建单位,进行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动、事务联商,单位党组织、单位党员还需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

  柳州市委党建办主任李季拿着手机给半月谈记者演示,街道社区党组织将治理需求、党员群众微心愿等在“四联双报到”App上发布后,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同步收到短信任务提醒,在限定时间内要组织单位党员落实任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近8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共开展治理活动1.8万多次,参与党员超过115万多人次。

  “社街派单、部门解单”工作响应机制已成为柳州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单源分为常规单、紧急单、重点单三类,目前分别派发了6442项、803项、45项。”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李龙居说,依托“四联双报到”信息平台,街道社区可对常规单和紧急单在线派单、接单,在线上对派单和落实情况全程跟踪、智能管理。

   

  建设标准化基层治理“红色阵地”

  柳州城中区金泰苑社区位于优质学区内,原有的社区服务场所难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怎么办?柳州统筹多个部门,大力推进城区、街道、园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庞大的“红色方阵”。

  城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琦说,区委组织部、区图书馆等单位来社区报到后,成立柳州首家图书馆社区分馆,实现“8小时内全部开放,8小时外部分开放”,还建立了“书香金泰苑”党建品牌,让社区成为居民都爱来的“红色阵地”。

  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城中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党誓坊、公益坊、议事坊、互动健身休闲区、法律服务室等区域。“这里面向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商圈企业的党组织无门槛开放。”王琦说,中心实现了党建、学习、生活、治理深度融合。

  黄丽娟说:“党员在哪里,党建就推进到哪里。人在哪里,党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原文链接:http://www.bgxf.gov.cn/staticpages/20200804/newgx5f2917fb-110702.shtml
上一篇: 河池市凤山县:“三同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底气”

下一篇: 自治区、市、县三级党校联合举办党性讲堂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