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块警示牌,警醒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让他们以严谨的作风扎实工作,推动那坡村各项工作不断提升。”9月5日,崇左市扶绥县岜盆乡那坡村李姓村民对记者说。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那坡村委办公室,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我因在扶贫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2017年受到党纪处分。我决心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吸取此次受处分的教训,知耻而后勇……刘某某。”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某某受到党纪处分,扶绥县纪委监委对她进行回访教育,帮助她解开心结,鼓励她消除顾虑,以更高标准投入工作。
为此,刘某某和那坡村两委干部痛定思痛,在村委办公室立牌警醒村两委干部及驻村队员。2018年,该村摆脱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称号,又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该村荣获扶绥县“脱贫攻坚红旗村”称号;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8万元。
在多方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刘某某也成长为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该县纪委监委在她处分影响期满后,为其出具廉政鉴定,今年7月刘某某已正式成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以纪律人,以文化人”为有效载体,一边坚持严惩腐败,一边零距离及时做好回访教育,以担责激励担当,促进干部作风由虚向实转变,真正实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据统计,该县已先后对在扶贫领域中因作风不严不实受处分的83名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回访教育。
为使受过处分的干部不掉队,该县纪委监委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的违纪性质,量身定制不同的个性化回访教育方案,做到“一人一档”谈心谈话档案;落实“一对一”的帮扶人,切实担负起教育挽救干部的责任;通过采取不定期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受处分干部的思想动态,积极化解心理包袱,引导他们真心悔错改错。对那些影响期满、表现好、符合条件的干部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帮助跌倒的干部重新站起来,为主动纠错、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干部重返舞台提供条件。
“开展回访教育,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目的就是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同时也是对干部的保护爱护,要给犯错干部一个正视错误、改过自新的机会,帮助受处分人员重新‘站起来’。”扶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邓文杰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