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全面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部署,以“百日攻坚”集中创建培育为抓手,以“最强党支部”建设为契机,以“四个着力”为统领,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两新组织发展互促共赢,为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建组织、扩覆盖,着力强化政治引领。着眼于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集中排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三清一整治”为抓手,规范整治21个“瘫痪”“空壳”“臃肿”党组织、60余户“僵尸企业”党组织,进一步规范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分类提出工作要求、研究推进措施,对非公企业通过健全党建机构、灵活设置方式建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抓实党建工作,对小微企业采取设立区域性党组织、党建指导员兜底管理全面消除空白点,实现党的组织、活动、作用全覆盖。通过专项行动,2020年新组建党组织24个,全市259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148个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稳步提升,全面达到“5个100%”。
抓规范、促提升,着力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创新开展以创建“双强六好”“六个好”党组织为抓手,着力推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行动。建立了“评星晋级”工作模式,三年来,全市“四星级”以上党组织超过100家,32.6%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双强六好”标准、25.8%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六个好”标准。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最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指标,按照“六有”标准实施非公领域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打造了一批务实管用的非公党组织“党员之家”,全市两新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率达到81.46%。疫情防控中,组织全市175名指导员联络员入驻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引导两新组织彰显社会责任,两新组织党员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树典型、强品牌,着力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连续三年在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红色引擎·促发展》栏目,共推选41名优秀非公党组织书记走进演播室谈党建促企业发展、谈党建聚职工人心,营造浓厚党建工作氛围。大力推广乌海市园区党建“双引双融三提升”“223”工作法,以“五必知五必谈五必访”党建工作“连心”机制为依托,健全两新组织党员广泛联系职工制度,构建和保持和谐劳动关系。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要求,搭建了“党建领航优服务·联建共促助发展”税企党建云平台,在“主题党日”、党务培训、志愿服务等方面搭建“共建共融共治”的舞台,唱响“党建聚力、税企同行”的主旋律,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引领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强队伍、落保障,着力夯实两新组织建设基础。紧扣抓好带头人队伍这一关键环节,全面规范从非公企业出资人中选用党组织书记,60%以上的党员企业出资人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了党组织书记。探索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路径,打造高素质党建骨干队伍,广泛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技术攻关等活动20余场,让党员及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习教育,增加了党的影响力、带动力。突出教育培训,市、区共分级分类培训非公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联络员指导员4期、300余人次,有效激起两新党建源头活水。以全额返还党费等多种形式落实经费保障,市财政自2016年起,每年预算300万元用于支持非公党建工作,保障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乌海市委组织部 韩双梅)
[责任编辑:李佳益]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jcdj/202009/t20200908_155210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