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大漠深处看青松

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依来克博依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村头苍翠刚劲的青松为村民遮挡着风沙和烈日,村民说看到这些挺拔的松树就会想起村里的“青松”。这棵“青松”,就是疏勒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驻阿拉甫乡依来克博依村工作队长高松。驻村以来,他像青松一样扎根荒漠戈壁,与群众连心连根,用一连串的好事实事赢得了民心。

  

  

  

  

  

  拉近感情 解群众所“困”

  

  

  

  

  

  依来克博依村距县城较远,村民思想观念保守,开展工作困难较多。高松从解决村民思想观念入手,用最短的时间遍访全村家家户户,梳理出115名孤寡老人、家庭困难人员,把这些人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及时收集困难诉求,组织村干部“巡诊把脉”,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困难。慢慢地,他和村民走动多了,感情也越拉越近了。

  

  

  

  资料图

  

  

  贫困户斯迪克·图尔荪的儿子在外出务工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卧床在家不能务工,家庭收入损失很大。高松当即联系县医院并送去治疗,由于腿骨头受损,需要及时正骨,高松又找来县医院的骨科主任医治,才没落下病根。而后高松又帮助斯迪克办理了合作医疗报销手续,协商用工方支付了工伤补助,联系保险公司将3000元赔偿送到了斯迪克家,缓解了斯迪克家的经济压力。

  

  

  纳依木·拜合提老人因身患疾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高松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佐热古丽·艾散是村里的贫困户,高松就指导她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土鸡养殖、秋延晚蔬菜种植等“短平快”项目,帮助她顺利脱贫。驻村以来,高松累计帮助村民解决大小困难120余件,在走访奔波中,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队长真是党的好干部,老百姓的贴心人,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谈起高松,依来克博依村村民无不称赞有加。

  

  

  

  

  

  倾注真情 急群众所“急”

  

  

  

  

  

  依来克博依村地处偏僻,村里一直没有路灯,晚上村民基本不出门。得知村委会保安祖农·伊斯拉木因夜间上厕所没有路灯而受了伤,“得给村里装上路灯,让村民们不再摸黑生活。”高松暗下决心。

  

  

  经过一番了解,高松打听到疏勒县援疆指挥部有为村民安装太阳能灯的项目,便连夜起草报告,第二天一早奔往70公里外的县城。为了尽快落实项目,他每天奔波于疏勒县援疆指挥部、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建局,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100盏太阳能路灯,220余盏庭院灯安装完毕,依来克博依村的夜晚亮起来了,变成了全乡夜晚最亮的村。

  

  

  “不能只让村里亮起来,其他地方也得‘靓’起来。”高松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村民的庭院脏乱不堪。高松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靠后盾单位支持,整合资金30余万元,对村里亮化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他跑遍村里200多户,积极动员大家一起粉刷院墙、补齐围墙、硬化庭院、拆除土炕、铺设瓷砖。现在的依来克博依村庭院硬化达到100%,厨房、卫生间、生活区、牲畜家禽区都已分开,地砖铺设全覆盖。

  

  

  “我们家现在跟城里住的一样,房子、院子都亮堂堂的,夜里上厕所也不用摸黑出去了。高书记来我们村以后,村里真是变化太多了,他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美了!”在外务工的阿卜杜克热木·亚森回到家中说。

  

  

  在高松的积极努力下,村里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300多米的葡萄长廊成了村民夏日乘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化广场为村民们提供了一同学习,共同交流的好平台。如今村容村貌更美了,村民出行便利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密切了,村里处处呈现出一片和谐景象。

  

  

  

  

  

  迸发激情 盼群众所“盼”

  

  

  

  

  

  驻村以来,怎样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了高松的期盼。他整日在村里的田间地头转,结合村情,不断征求村民意愿,成立富民拱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村里33户贫困搭建双层拱棚,引导农户统一种植豇豆。

  

  

  

  资料图

  

  

  为提高村民种植技术,高松积极与山东寿光蔬菜企业沟通对接,多次带领村民向县、乡种植大户取经学习,将科学种植观念深耕在村民心里。前期村民种植豇豆比较生疏,不知道如何管理,高松和村干部每天早上7点多就带着村民在豇豆大棚劳动,指导大家怎样播种、浇水、施肥、搭架子等,在高松的指导带领下,现在村民豇豆种植技术越来越熟练,豇豆产量也越来越高了。

  

  

  待到豇豆快采摘的时候,高松又操心着落实销售渠道。他每天至少接打二十几个电话,找收购商、谈价格,保障村民利益最大化。他不断和企业收购商协商,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帮助村民销售豇豆12吨,帮助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近1800元。

  

  

  2019年以来,在高松的统筹谋划下,依来克博依村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庭院经济和家畜家禽养殖等产业,村民人均收入9900多元。

  

  

  如今的依来克博依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道路平坦了,围墙整齐了,村容村貌更美了,村民出行便利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高松用真情凝聚了民心,用实干赢得了人心!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qygzns/76872.htm
上一篇: 既当“战斗员”又当“服务员”——记博白县平地村党委书记刘承奇

下一篇: “暖心古丽”谱写为民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