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化解矛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驻村以来,古丽皮彦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真心服务群众、耐心化解纠纷,建议成立“矛盾调解室”,运用“穿针引线,真情打动”“贴心交友,换位思考”“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等调节法,赢得了村民的广泛信任。
资料图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免不了会有争吵,既然选择成为夫妻,就应该相互理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氛围和谐是重要的成长因素”……古丽皮彦多次前往村民依米提·托合提家中进行劝导。原来,依米提与妻子吾古兰木·艾则孜因家中琐事经常闹矛盾,吾古兰木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期间村里多次派人前往调解,都因为倔强的依米提不肯低头认错而以失败告终。
看着脏乱差的屋内环境和需要照顾的孩子,古丽皮彦暗下决心,要帮助这个家庭破镜重圆。她每天主动上门与依米提谈心、辅导小孩作业、打扫庭院卫生,几天下来,依米提态度有了缓和。古丽皮彦趁热打铁,用身边“模范夫妻”“和谐家庭”的事例引导依米提转变思想,并多次引着他带着孩子去看望吾古兰木。“三八”节那天,古丽皮彦特地帮依米提挑选了礼物,带着他登门道歉,在古丽皮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吾古兰木和娘家人终于原谅了依米提。现在,夫妻俩相亲相爱,在2019年8月顺利诞下二胎,一家四口幸福美满。
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哪里发生口角,哪里就有古丽皮彦劝解的身影。她采取“以案说法、对症下药”的妙招,成功化解了热比古丽·克然木婆媳间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的家庭矛盾,让阿迪力·亚森与邻里喀哈儿·吾斯曼因一堵围墙产生的邻里纠纷得到平息……驻村以来,古丽皮彦调解各种问题20余件,现在的阿其墩村处处都能感受到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
引领风尚巧助增收
广种薄收是村里传统农业的真实写照。为帮助村民改善种植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在古丽皮彦的建议下,她所在的村小组率先实施设施农业,41户村民种植的134亩大棚蔬菜户均增收1.7万元,24名富余劳动力赴周边县市务工就业,户均增收1.4万元。
资料图
为帮助赋闲在家的妇女从灶台中解放出来,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古丽皮彦带头成立“夜校手艺班”,积极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技能培训班,邀请县职业技术学校的面点师、裁缝、养殖专家到村为留守妇女授课。学成手艺后,古丽皮彦又主动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年轻女性申请创业资金,跑前跑后代办手续,经常询问销售情况,帮助妇女群众脱贫增收。
赛吾力散·热合曼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古丽皮彦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县人社局举办的面点培训班,本来就热爱烘焙的她,不到一个月就学有所成。为帮助她实现开店的梦想,古丽皮彦帮她申请创业资金8000元、又办理了卫生许可证等手续,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达人”。
“多亏了古丽皮彦帮助我,我的店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赛吾力散感激地说。今年以来,在古丽皮彦的带领下,村里已有9名妇女在扶贫车间实现就业,5人自主创业开起了小店。
寓教于乐爱心施教
昔日安静的村文化活动室,最近显得格外热闹。古丽皮彦和几名青年志愿者正在耐心地帮孩子们辅导暑期作业。
正值暑假和农忙时节,村民们都在地里劳作,无暇看管孩子。古丽皮彦主动向第一书记汇报,申请招募青年志愿者,将村文化活动室打造成“暑假第二课堂”,为孩子们量身定制课业辅导、益智开发和感恩教育“三大套餐”,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课业辅导时,古丽皮彦化身“万能园长”,辅导各年级、各科难题;益智教育时,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孩子们学国语、舞蹈、绘画等;感恩教育时,她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说身边变化。
“这个暑假,多亏了古丽皮彦妹妹开设的‘暑期第二课堂’,我们才能安心的在外务工。现在,我的孩子每天都给我打电话分享新学的知识和手工,感谢古丽皮彦和工作队。”在乌鲁木齐市打工的古丽巴努·买买提和女儿视频时,眼含泪水地说道。
小学三年级的阿沙来提·买买提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经过“暑期第二课堂”互动学习法的帮助,如今的她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像阿沙来提一样的孩子还有9个,现在他们的语文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都成为了村里交流的“小翻译”。
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温暖亲切、踏踏实实的“微行动”。她用自己的点滴行动,传递着浓浓的为民情怀,将党的温暖和关怀播撒在整个村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