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后,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早稻也获丰收,秋粮生产整体看好,丰收在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农业连年丰收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破浪前行的底气,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这句老话蕴含着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治国理念。连年丰收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应当看到,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农业面临的长期制约因素。更要看到,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引发的“谁来种粮”难题仍然存在。
端牢中国人的饭碗需要发挥全社会合力。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农村改革进行到底、不断深化,推动农业更高效集约、更绿色发展。社会公众也应继续弘扬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传统,而农民朋友们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生产出更多绿色健康、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只要上下同心,继续把好政策落实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去,中国人就一定能继续端牢手中的饭碗。
来源:新华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