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组织部门主动担当,自觉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42.95万人,3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7.14%降至0.26%。
强化政治引领,增强脱贫攻坚领导力。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压紧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脱贫攻坚的实绩实效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以兑现脱贫不落一人的庄重承诺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是压实政治责任。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32条工作措施,明确市级领导对46个脱贫攻坚重点乡镇“包帮抓促”、1481支工作队“驻点帮扶”、6万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认亲”,推行县市区党政正职、组织部长走访贫困村、谈心谈话、专项述职制度,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责任捆绑,形成单位包村、领导干部包带和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两包三到”帮扶责任体系。二是加强政治教育。坚持思想教育在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加强贫困户政治教育和政策宣讲,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既解决物质贫困,更解决素质贫困。统筹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需要,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干部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优化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实战能力。三是抓好政治考察。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政治建设考察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专项考察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强化结果运用,多方激励干部,推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增强脱贫攻坚政治担当。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核查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排查短板不足和隐患,确保问题全部清零。
强化组织引领,激活基层组织带动力。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坚持战疫和战贫两场硬仗一起打,推动支部建在产业上、党旗飘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把基层党组织组建到扶贫产业链。在设立党总支(党委)的268个贫困村推行“中心支部+特色支部”的组织设置方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即以在家党员为主体设置中心支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设立企业支部、以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设立产业支部等,把党的组织建设覆盖到脱贫攻坚各方面,让党支部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火车头。二是建强战斗堡垒,把党支部作用发挥到攻坚最前沿。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和强基育人计划,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实行村干部警示谈话和有错无为退出制度,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74人;结合党支部“五化”星级创建,对贫困村党组织运行状况再调研再排查,将存在黑恶势力侵扰、村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的村,纳入新一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范围,常态长效抓提升;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村“两委”成员资格县级联审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三是筑牢疫情防线,把党员先锋队集结到决胜关键点。第一时间发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倡议,提出“十要、十不要”要求,推动扶贫工作队变身为抗疫先锋队,3432名驻村工作队员奔赴一线忙宣传、筑防线、送服务、促生产。建立贫困人口疫情排查日报告制度,及时落实帮扶措施,通过返岗务工直通车、信息化助农等行动帮助贫困户解决外出务工受阻、农产品卖难等问题。
强化人才引领,提升人才资源支撑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把最需要的人才资源向一线集结,强化人才支撑,集中优势兵力攻克贫困堡垒。一是加强本土化培养。深入实施农村“五类人才”计划和“双培双带”工程,探索培养农村党员“创客”,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每个贫困村培养了3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全市共培养10848名农民大学生,切实增强贫困村人才自我供给能力和脱贫能力。二是注重多渠道补充。大力开展校院企地人才合作,组织动员近500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入贫困村服务帮扶;大幅提高乡镇公务员招录比例,按需设置岗位,着力破解人才制约,今年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880名,占招录总数的73.2%。三是开展集群式帮扶。接收省级科技特派员16人、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44人和12支科技服务团,指导帮助贫困村科学发展;选派122个“两新”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新建衡阳县明翰村谷芽糖厂、祁东县清华山村油茶基地等59个产业扶贫项目;全市4500名各级党代会代表,每人联系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积极开展党代会代表活动,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强化机制引领,发挥制度机制保障力。在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强化制度保障,形成常态长效,确保脱贫攻坚不走过场,在大战大考中保持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力度不减。一是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扶贫、农业、财政、发改等部门协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以驻村工作e群为载体,打造驻村帮扶工作问题应答交流平台,一竿子插到底,开展上下工作联动,发布工作提示,及时释疑解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创新驻村帮扶督查方式方法,结合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双考勤”和满意度测评,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变传统的定期督查为常态督查、变驻村办单一主体督查为多主体交互式督查,围绕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情况,实地督查120个乡镇183个村、电话调查1000余人,反馈交办问题近600个,以硬督促硬战。三是建立关怀激励机制。从严落实驻村扶贫干部待遇保障,确保全市驻村干部体检落实到位、保险交纳到位、补助发放到位。注重加强对履职尽责、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一线扶贫干部宣传表彰,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予以重点倾斜,近两年宣传表彰优秀驻村干部157名,提拔重用扶贫干部148名,进一步激励扶贫干部担当作为。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胡绪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