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建设

往下扎根 向上开花——黑龙江齐齐哈尔实施初任公务员“红心铸魂”培养工程

2020-09-23 作者:佚名 来源: 山西组工网

  “培养工程设计的初衷就是要结合适应能力建设、业务能力建设、领导能力建设等不同侧重点,发挥不同层面作用,对年轻公务员进行综合施策、递进培养、系统拉练。”说起“红心铸魂”培养工程,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许晓飞介绍道,“这项工程的最大特点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确保年轻公务员在进入机关一开始就打牢政治底色。”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目标和要求,填补新考录公务员入职后成长为科级干部的“培养空窗期”,齐齐哈尔市实施初任公务员“红心铸魂”培养工程,不断提升年轻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

  搭建多样平台 有的放矢培养

  “公务员初任培训‘三个课堂’真的让人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机关工作的新知识,深入了解了机关工作规律,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胜任工作。”

  齐齐哈尔市纪委监委的初任公务员单明宇口中所说的“三个课堂”,是该市开展的党校课堂、周末课堂和实践课堂,目的是帮助初任公务员熟悉机关工作的程序和规范,迈好第一步。其中,党校课堂侧重弥补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的不足,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周末课堂组织开展红心“微”演讲等多元化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展示平台;实践课堂充分发挥年轻公务员的主观能动性,组建学习小组,自选实践形式和主题,用实践提升理论。

  另外,该市市委组织部不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领导、专业领域的干部、扶贫典型等在线开讲,引导年轻公务员向优秀学习,向榜样看齐。培养形式突出自由点单、自我设计、自行组织、自主管理,根据不同群体和培养阶段,分类打造不同类型主题活动。

  健全培养制度 提升能力素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是进步的重要一环,齐齐哈尔市推动县级以下层面建立“导师带徒”“红色教育”“墩苗培养”三项制度,让年轻公务员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提高各方面能力。

  “从最开始一篇公文需要领导的反复修改,到现在能够得到基本认可,这都离不开处长的精心指导。”谈及“导师带徒”,齐齐哈尔市市委组织部初任公务员张悦感慨良多,“从刚任职的懵懂迷茫,到现在逐渐对工作有了基本的熟悉,‘导师’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无论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组织协调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该市给年轻公务员配备“成长导师”进行“二帮一”指导,由主管科(处)长和分管领导在指导业务工作的同时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年轻公务员茁壮成长。

  走进铁锋区政府主楼会议室,铁锋青年学习小组正举办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专题研讨会,70余名年轻干部共享深入红太阳红色博物馆、爱鹤女孩徐秀娟故居、扎龙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等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老干部结合自身经历讲党史故事。这是齐齐哈尔市开展“红色教育”的缩影。该市通过对各地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联建共享,进一步普及“四史”教育,坚定年轻公务员理想信念。

  “墩苗培养”制度主要是把年轻公务员进入机关的第一个岗位墩实,2—3年墩苗期间成绩优异的,再选派到扶贫一线、经济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一线参与工作或多方面锻炼,个别优秀的还可选派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对首个工作岗位的墩实和多个岗位的锤炼,增加工作深度,拓展岗位宽度。

  严管厚爱相融 激发干事热情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愿你惜时如金,孜孜以求,静心读经典,专心做工作,真心爱百姓……”翻开市委组织部为年轻公务员量身定制的成长记实笔记本,便看到首页上鼓励人心的寄语。成长记实笔记是齐齐哈尔市抓实年轻公务员思想管理的举措之一,通过记录工作、学习、实践锻炼中的所思、所想、所获、所感,促进年轻公务员自我思想提升。记实不搞硬性要求,有则多记、无则少记,为各级组织随时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提供参考。

  此外,该市还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强化对公务员的关爱激励。建立“鹤城最美公务员”推选制度,每两年选树宣传一批事迹感染人、品质引领人、精神激励人的公务员,让崇尚正气、见贤思齐、比学赶超成为全体公务员的自觉行动;实施动态管理,多角度延伸服务,定期了解工作和生活状态,解决实际困难,在重大节日前夕,对优秀公务员进行慰问……这些举措让初次进入岗位的年轻公务员切实看到组织的关怀,从心底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安心奋斗。


原文链接:http://www.sxdygbjy.gov.cn/content/2020-09/21/72_290396.html
上一篇: 山东东平健全干部培养考察机制察在平时 炼在一线

下一篇: 广东潮州:监督全链条 精准选干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