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万发展创业,对加快我区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强大智力支撑。
抓引进,引才渠道更加顺畅。修改完善《铜仁市万山区引进人才办法》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引才引智、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围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行业需求,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专项资金50万元,提供100~120平方米过渡性住房3年的优厚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2016年以来引进包含“211”、“985”院校在内的高校毕业生27名,硕士研究生29名,高级职称5名;完成69名公务员岗位和77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任务,接转聘用政府订单定向毕业生和特岗教师314名。通过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公开招考,面向社会招聘录取了1127名工作人员,着力通过常规招聘选拔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到各类岗位一线干事创业。
抓培训,人才队伍更加庞大。制定我区五类人才培育工作计划,明确各牵头单位和任务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培育工作。选拔一批能力较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开展培训,为重大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秀师资培育一支中坚力量。创新推行“1+2+N”培育机制,即:“一个基地、2名技术专干、N个技术员”模式,以聘请农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与技术骨干实地授课的方式,通过组建多层次、跨部门的培训师资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牧等产业技术培训,共培训3000余人次。选派领导干部到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全区共培训各类人才6万余人次。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依托苏州高新区人才和技术优势,分批次开展干部人才挂职培训和教育、医疗帮扶等工作,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抓服务,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印发《关于调整充实铜仁市万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职责,为人才服务提供保障。印发《鼓励支持有关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到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印发《特聘农技员遴选办法》、《特聘农技员考核管理办法》、《特聘农技员协议书》、《技术服务合同》等相关制度,创造有利条件规范聘用涉农企业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关心关怀力度,建立结对联系和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工作的宣传力度,注重推介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营造良好环境。其中,《党建引领“红雁领飞”苏州铜仁携手共赴小康》在人民网刊登。
抓示范,引领带动更加突出。按照不设编制、不定级别的模式,采取“年薪100万元+绩效”及免费周转房一套的优厚条件面向全国引进开源投资集团子公司总经理和万山区电子商务区管委会主任,万山电商生态城不仅实现每年创收上亿元的目标,而且还培育了数千名电商人才,孵化了上百家电商企业。以年薪20万元从山东寿光聘请10名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各乡镇(街道)科技副乡长(主任),采取“1+N”技术服务模式,由科技副乡长(主任)培育当地大棚种植技术人才,带动多个农户参与,全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目前,万山区已建有高中低端大棚蔬菜基地79个,覆盖5408户2.02万贫困群众,实现了村村有大棚蔬菜基地,户户会种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兴办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微加工企业园”,引入景航服饰、三枫鞋业、苗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免费培训、稳岗补贴、车间实训等方式,实现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2018年11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旺家花园社区实地调研时对我区“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给予肯定。2019年4月,省长谌贻琴对这一做法专门作出肯定性批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