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一个贫困村的美丽蜕变——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2020-09-23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用一身本领将贫困战胜,用一身泥土让青春无悔”。作为一名95后,刚毕业就能到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坝辉村开展驻村工作,投身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亲身感受其中酸甜苦辣,看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群众日益显著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老乡脸上洋溢的笑容,如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奔赴这扶贫战场。

  解决饮水问题,群众用上“小康水”。我负责的网格有58户240人,如何得到群众的信任与配合工作,是我到村里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小韦这么年轻,又是刚从学校毕业,水话又不会讲,到我们寨子来能做什么?”是啊,到寨子来我能为群众做些什么?我常常这样反问自己。通过不断的走访,我发现寨子里虽然有人饮工程,但是群众家中却常常断水,存在用肩挑解决饮水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拉上组长将整个人饮工程彻底检查了个遍。从水源地,过滤池、接水的管道等一点点检查,每天从山脚到山顶来回折腾,终于被我发现了问题所在。由于水源无人管理蓄不了水,管道被人改接田水灌地,滤池有残渣堵塞,管子有空气等这些问题让水难以入户。找到了症状,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于是,我找到镇上申请了400块钱经费,两名技术人员,组织村民抬水管扛水泥,干群一起动手。终于,经过几天的努力,甘甜的泉水终于接到了群众家中的水缸里。自来水是通了,但是遇到连续干旱的枯水期怎么办呢?经过召开院坝会,村民们一致决定重新修复寨子里的古井,我本人赞助1吨水泥,群众出工出力。说干就干,在大家的努力下,古井旧貌换了新颜。古井的修复,不仅解决了寨上用水问题,还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有了休息乘凉的去处。通过解决饮水问题,我算是在村里站稳了脚跟,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狠抓环境改村容,村居环境大变样。农村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现象,我负责的网格也不例外。如何改变群众不良的生活习惯,进一步营造优美、清洁文明、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我到村后要着手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要解决网格内环境问题,首先要清理村子一前一后两个大垃圾堆。由于长年累月的丢放,垃圾堆已经变成垃圾山,没有一二十人根本解决不了;加上群众意识跟不上,想要清理这两堆飞满苍蝇的垃圾山及其困难。牵牛要牵牛鼻子,我选择从寨子比较有威望的寨老着手,挨家挨户进行动员,和他们促膝长谈,摆实事讲道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做通工作后,这两堆垃圾山迎刃而解。垃圾山是解决了,但真正改善村容村貌,让群众改变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于是,我向驻村工作队申请到了一个保洁员的名额,负责监督、维护村寨的日常卫生。同时,向镇里面申请了一个垃圾箱,定期有人负责垃圾转运,这样村子的大环境算是有了改善。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好的生活环境便难以长久维持。于是,我又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和大家商量制定村规民约,每家每户自觉按照县委提出的环境整治“六看法”来执行。现在,寨上已经达到了视野内无垃圾,家中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危改移民两手抓,群众住房有保障。我所负责的网格属于水族特色民族村寨,房屋基本上都是吊脚楼。但寨上很多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漏风漏雨的状况。经过不断的摸排,我向驻村工作队提出了解决住房安全的两个方案。一是通过移民将愿意搬迁的群众迁移到县城安置,二是针对没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帮助他们申请危房改造。通过这两个方案,网格内共搬迁了26户106人,让他们在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名搬迁的群众对我说:“小韦,真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就能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如果不是你,我这辈子怕是住不了这么好的楼房咯”。其实,是党和国家政策好,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没有搬迁的群众,住房通过危房改造来实现住房安全。两年来,共帮助6户群众实现了危房改造,9户完成了老旧房整治。进行老旧房整治时,有一户群众由于户主有精神障碍,被送到医院治疗。家庭成员虽住危房,但不敢做主接受房屋整治。于是,我积极发动该户家族长辈,对其家人做通思想工作。又对接医院领导,联系到该住院群众。最终,工作队顺利对该房屋进行改造,由之前的危房变成了现在的安全住房。

  旱厕改水厕,卫生死角变靓了。“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我负责的村子,厕所基本以传统的旱厕为主,且像种蘑菇一样分布在村寨的每个角落。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寨的形象,还给群众的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怎么解决厕所问题,提高村民生活品质,让大家获得幸福感,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驻村工作队多渠道不断的反映群众诉求,整合资源,终于争取到了解决厕所问题的资金。动员群众挖化粪池,找工程队,拉材料,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有付出就有收获,最终,没有搬迁的群众家里全部换上了水冲式的现代厕所,改善了环境。小厕所体现着大民生,看着崭新的厕所,组长对我说:“以前我们寨子都是像蘑菇一样的旱厕,又脏又臭还难看,现在用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干净、明亮的厕所,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稳劳务输出,群众增收有渠道。大部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等影响,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家庭收入主要以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如何使群众最大化的减少疫情影响,破解就业难题,成为每一个扶贫干部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时有针对性发布各种就业岗位信息,做好就业服务。同时,对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登记,帮助有意愿的群众外出务工,全力稳住就业这个脱贫攻坚“基本盘”,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外出务工、在家发展产业等多重合力,目前网格内有劳动力的群众101人,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就业。

  这一路从寒霜酷暑走来,从披星戴月走来,从群众的希望中走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滋味,收获了成长和乡亲们的情谊,所有的汗水都是感动。在脱贫攻坚决战全胜、全面收官,乡村振兴即将开启之际,基于对农村的热爱和乡亲们的感情,我选择留下继续领创合作社,继续为基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最后一定能在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带领乡亲们走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

  (供稿:三都县委政法委)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551020/1600065862367009.htm
上一篇: 尚勇在陕西调研应急管理工作

下一篇: 云南“百名好支书”——小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