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在基层长期存在甚至“与时俱进”,严重干扰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令人反感。西南某镇人口仅一万余人,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幼,上级要求组织村民进行志愿者注册,为完成任务,基层干部只能对着花名册让村民“被注册”为志愿者;国务院扶贫办规定就业扶贫是考核的重中之重,围绕“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重点考核,国家原意是让基层干部做通贫困户思想工作,外出务工脱贫致富,但某些县市为了通过考核,在扶贫系统里面强行更改外出务工人数,相关的部门也更改数据,继而更改相关的台账资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诸如此类,同“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台账留痕”一样都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
力戒形式主义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形式主义却总是屡禁不止?一方面,上级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是管理者“拍脑袋”决策,有的是想当然地“闭门造车”,还有一些部门彼此“借鉴”,提出的要求、出台的文件和标准与基层实际相差甚远,还有对下级频繁的督查考核调研,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形式主义作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信访维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精准扶贫、环境治理、交通安全、危房改造、土地征用、控辍保学、劳动力转移等各种工作层层加码,基层政府“无权驳回”、只能“照单全收”,转而分配给基层干部“层层落实”,“五加二”“白加黑”已成常态。一些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突然发现只要把图片资料收齐了、把表格填完整了,上级部门来检查就会认为工作做得扎实,长此以往,萌生了干实事不如填表格的思想。
整治形式主义,就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找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部署,根据实际制定工作任务和目标,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另一方面,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在工作考核环节应综合考量,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严格控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状”签定数量,着力解决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加强对干部的严管厚爱,既要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也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工作的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石桂晔(开远市小龙潭镇人民政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