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非常关心百姓疾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等,都说明了为“官”者心系百姓,才能有所作为。“唯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老百姓借助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载体,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那些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便讲的话、不敢发的牢骚,都原原本本地在网络空间里呈现了出来。党员干部就要学会走进这些网络空间,全面深入体察社情民意,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百姓的需求和心声,有效改进自身工作,补齐短板和不足。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微信几乎都成了标配,更多的人选择用微信“朋友圈”去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相较于其他网络载体,微信用户多,使用方便,党员干部要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主动出击,把微信当作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网络主阵地,多从微信“朋友圈”看看老百姓的日常点滴生活,分享了什么快乐的事情,又吐槽抱怨了什么揪心事。
党员干部要想去“朋友圈”里查看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首先就要和老百姓成为微信好友。普通老百姓能够加上党员干部的微信好友,并且微信“朋友圈”对党员干部开放,说明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基层老百姓解决了一些问题,办了一些实事,并且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成为了党员干部的好朋友,老百姓愿意和党员干部分享自己的生活。敢让普通老百姓成为自己微信好友的党员干部说明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有强的使命担当,不嫌随时被打扰,不怕麻烦,更体现了党员干部随时为民服务的决心。
党员干部不仅要多从微信“朋友圈”查看百姓疾苦,更要把为民服务之根深深扎进微信“朋友圈”,密切联系群众,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微信“朋友圈”里看见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就要积极主动搞清楚问题,多给老百姓加油鼓劲、出谋划策,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微信“朋友圈”里看见老百姓分享了幸福快乐,取得了成就,就要多点赞多激励,让老百姓无论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
胡志光(普洱市景东县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