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为推动党建工作渗入基层治理、强化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各基层交出了“答卷”。
以党建为核心,探索基层治理工作“新”模式。新城区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为切入点,积极跟随党建引领,坚持以关爱群众、服务群众为导向,有效构建起了有根据、有效果、易落实的基层治理工作方法,为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基层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自“1457”工作法实施以来,海东路社区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阳光乐队”的张宝国大爷说:“自从社区给我们安排了活动室,我们乐队排练就有了固定的地方了,再也不用‘打游击’了。”社区主任白杨说:“社区服务项目多,海东路社区管辖范围大,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总体工作,分层分级统筹管理,才能发挥好社区居民‘知心人’的作用。”
海东路社区党委根据社区实际积极探索“1457”工作法。(“1”即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作用,抓好党委自身建设;“4”即“四个家园服务全覆盖”,其中包括党员活动阵地、居企联合党委工作站、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和老年之家,全方位关心关爱每位社区居民的生活所需所想;“5”即“五心服务暖人心”,即热心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诚心服务、爱心关怀;“7”即“七化举措同实施”,即区域党建科学化、网格治理精细化、社区服务品牌化、基本保障制度化、环境整治路长化、民主决策常态化、居民自治规范化。) “1457”工作法的落实以来,始终把提升居民满意度贯穿于社区开展工作、举办活动的各个阶段,把居民满意度作为检验社区党委基层治理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自觉把社区工作过程变为服务居民过程。
以党建为轴心,打造“红色商圈”。商圈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新城区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为在商圈中开展好党建工作、强化商圈管理,新城区建立了“商圈党建综合体”,充分发挥商圈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建激活企业内在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了企业党建与经济发展、党建元素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的新模式。
艺术厅南街社区党委按照“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的要求,以“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凝聚基层党建合力”为主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秉持“让党建元素树起来,地区经济活起来”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凝聚基层党建合力特色党建模式。同时在国风网络公司建立红色商圈党建联盟阵地和“群英汇”非公党建联盟论坛和轮值书记制度。
艺术厅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张烨说:“我们社区党委结合辖区资源优势,以社区党委牵头,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为主体,共同参与,打造红色商圈党建联盟阵地,以党建引领直播间,社会治理网格化为抓手,创建了党建学习,就业服务,惠民政策宣传,绿色环保等直播平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带动辖区企业的活力。”
以党建为初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新城区基层治理工作始终坚持与百姓面对面的工作态度,坚持走进楼门、院门、单元门、走进百姓家门的工作方式,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向前一步”,叩开群众的心门,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祥园社区老党员王润明说:“我们现在生活在社区感觉特别的幸福,社区在家门口开展的民情恳谈会、现场办公等系列为民举措,让我们参加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特别高,也愿意发挥自己的余热,配合社区做好各项工作。”
祥园社区探索打造“红花绿叶配,开出基层治理幸福花”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即继续秉承祥园“红心”党建理念,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夯实党建联盟“红色堡垒”,同时,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积极构建群众志愿者服务体系,筑牢“绿色根基”。党群共治形成社区治理合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从而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大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服务水平。深化了“祥园先锋”党群共治机制的规范与长效,推动了精准高效的社区服务群众体系的有效建立,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距离,描绘出“红花开遍百楼栋、绿叶托起千万家”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基层治理需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部门密切配合,提高行政效率,才能使治理成效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受益。” 祥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喆诚恳的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圣]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jcdj/202010/t20201012_155339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