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何丽君,一个90后姑娘,一头利索的短发,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办起事来认认真真,是中国联通昌吉州分公司驻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金陵社区工作队员。2018年驻社区以来,她走访居民,倾听居民诉求,一心一意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用真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的信任,成为居民眼里的“大管家”“和事佬”和“小棉袄”。
居民的“大管家”
“窦大爷的菜店暖气不通”“金陵小区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翻开何丽君的日记本,里面记满了居民反映的各种困难诉求。
建设院10号楼30户居民因管线问题,一直没用上天然气,生活不方便不说,也不安全。何丽君走访中便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及时向工作队长汇报,工作队经过讨论,决定将通气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好事计划。与每一户居民面对面沟通、征求意见,带着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实地勘察,反复对接通气申请及预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忙碌,居民们终于用上了洁净的天燃气。75岁的居民马明义开心地说:“我在这儿住了这么久,没想到还能用上天然气,这事多亏了小何。”
资料图
“就业导航群”“政策百科群”“安全防范群”,在何丽君的微信里这些都是她按照居民、商户的不同需求建立的。在群里何丽君会定期发布用工信息、生活安全常识、惠民政策等,还会为居民答疑解惑。
“我学历低,缺少专业技术。看到何丽君发布了电焊培训的信息,就主动报了名,等我学成了,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了。”居民于金龙说。何丽君的微信群在社区得到了推广,如今几个群加起来已有超过2200余名居民,330余名居民通过微信群找到了工作。
在小区里,总能看到何丽君忙碌的身影,目前,她累计帮助居民解决困难诉求200余件,居民亲切称她是贴心“大管家”。
居民的“和事佬”
“何丽君善于调解矛盾纠纷,她能找出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巧妙化解纠纷,是社区里的‘金牌’调解员。”社区干部张吉一脸佩服地说。
居民李涛因新购房屋装修问题与包工头翟付森起了矛盾,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何丽君闻讯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原来李涛认为装修中存在偷工减料问题,要把剩下工程转包他人,并且不愿付清1500元的尾款,而翟付森认为工程未完工,不能作为验收标准,双方因此争执不止。了解原委后,何丽君和社区干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商议解决处理的办法,并从“情理法”三方面入手,给双方当事人讲法律、举例子、摆事实,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得到双方的谅解和让步。最终两人达成协议,由李涛给翟付森支付800元工程款后,自行找人收尾。
“打铁还需自身硬”。29岁的何丽君自知群众工作经验少,法律理论知识不足,便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课,读专业书籍,主动向其他干部请教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处理问题能力。
“我们这是老小区,经常遇见因设施老化造成的纠纷。小何就挨家挨户跑着做工作,还和物业争取优惠,解决了我们很多老大难问题。”楼长李江华说。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驻社区以来,何丽君用“婆婆的嘴、妈妈的心、跑不断的两条腿”耐心给居民做工作,先后化解拖欠工资、合同纠纷、邻里矛盾等20多件。如今,有了何丽君做“润滑剂”,小区邻里间多了理解与包容,争吵少了,生活越来越融洽了。
居民的“小棉袄”
“看着小区里的老人,我就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我就主动贴上去。”社区的空巢老人多,因腿脚不便,他们平时很少出门。何丽君在走访中细心地记下老人的门牌号,每周抽空到老人家里看望,帮忙购买一些生活物资和常备药品。
何丽君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小,人多力量才会大,便在社区发出倡议,专门组建了一支助老爱老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精神双服务。
资料图
为了让老人生活的更加舒适、舒心,志愿服务队定期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把房子的角角落落以及老人平时摸不到的窗户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让老人的心里和屋里都亮堂起来。“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91岁的空巢老人徐善洲说。
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幸福?在何丽君看来诀窍是“有事可干”。在社区“周妈妈拥军工作室”里,26位60多岁的银发老人坐在缝纫机前忙碌着制作鞋垫,每年送去军营的鞋垫达1500双。何丽君在走访入户时动员会缝纫的老人参与到工作室中,共同制作“拥军鞋垫”,让他们在缝纫机前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仅如此,何丽君还在丰富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上下功夫,主动和社区一起策划邻居节、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活动,为老年人构建“精神家园”。
群众工作无小事,干好群众工作方显担当。何丽君,一个平凡普通的驻社区干部,没有豪言壮语,只凭着对居民的真心实意,带着责任与感情,用一个个暖心之举,换来居民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