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个专题,其精神实质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根本逻辑、显著特点和现实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深悟透这一专题,必须准确把握本专题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学懂弄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等重要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全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专题的重要内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专题共包含习近平总书记的4篇重要文章,分别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贯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条主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触及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已成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乃至外交国防各个方面的基本遵循,是制定政策的依据、衡量得失的标准、发展目标的指向。
二、充分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作了深刻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三、全面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历来强调,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无论是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发展经济或是治理社会,都始终坚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载《党课参考》2020年第21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