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坤,男,1979年7月生人,中共党员,现任安丘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脱贫攻坚路上,韩坤带头冲锋在第一线,把农村工作、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统起来抓,将党员干部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有问题一起解决,有困难一起帮忙,有想法一起落实,经济开发区的脱贫攻坚成绩在全市14个镇街区考核工作排名前列,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全区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初心不改若磐石,扶贫之路不停歇。上任伊始,韩坤就向党工委争取到脱贫攻坚这副重担,这一挑就是3年。有人问起来,韩坤总是说,“我就是村里走出来的,村里的老少爷们哪一个不是我的亲人?他们都盼着过上好日子,我得领着弟兄们把脱贫攻坚这事办好了,看到他们满意的微笑,比什么都值!”韩坤话是这么说的,事也是这么办的。他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入户了解贫困群众需求,及时为贫困户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共帮助办理慢性病门诊100人,两病门诊66人;代缴合作医疗保险139户224人;完成残疾人鉴定88人,为享受政策的贫困在校学生申请办理雨露计划7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内心向往,也是韩坤最关心、最忧心的问题。在对贫困户房屋进行科学鉴定的基础上,牵头新建房屋9处,维修加固房屋11处。在自查中对贫困户房屋进行墙面涂白、吊顶、修缮加固、修理院墙、修建厕所等共计300余处。同时,按照“一安全六干净一规范”标准,联合广电部门安装有线电视139户,为贫困户铺设扶贫小道60余户,购买电视、电视柜、衣橱、菜厨、电风扇、被褥等生活必需品700余件,修通自来水71户,整体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汇集力量助脱贫,齐抓共管暖人心。安丘经济开发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1户、910人,其中,享受政策户139户、224人,不享受政策户362户、686人,即时帮扶户5户13人。面对复杂的脱贫攻坚形势,韩坤深刻意识到,汇集和动员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是脱贫攻坚目标按期达成的必要条件。为此,他作为牵头人建帮扶队伍、拉各方资源、做统筹调配,让每一份力量都撬动起最大化扶贫价值。全区初步建成巾帼志愿者服务队46支,对无劳动能力、鳏寡孤独群众实施“专人包靠、全日保洁、周查月评”制度,定期入户帮助清理卫生,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即时帮扶户及排查出的档外需重点关注户家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同时,韩坤还积极对接扶贫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争取到7名党员干部到经济开发区包靠贫困家庭,实现5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即时帮扶户全部有市区两级党员干部包靠,并在此基础上动员17名社区干部包靠17个行政村。这些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路上扮演着帮扶人、联络人、知心人的角色,发挥了暖人心、聚人力、强保障的巨大作用。
知心大哥在行动,助力脱贫助成长。扛起脱贫攻坚重任以来,韩坤把贫困户当做自家亲人,一天几次登门拜访,详细了解他们致贫原因和迫切需求,他的足迹遍布全区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户贫困家庭,每日运动步数都在1万步以上。走访完张排村刘江飞家之后,韩坤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像刘江飞这样父亲丧失劳动能力,自己还在上学的孩子,怎么才能让他们专心学习,有一条好出路?”同样是农村走出来的韩坤,深深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穷不可怕,只要孩子肯学习,有知识,这个家庭就有希望,怕就怕孩子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丢了志气。”韩坤回来后,马上梳理出全区21户在学的贫困家庭,定向开展“扶志行动”。韩坤多方奔走,组建起由党员领导干部和热心人士构成的知心大哥扶志队伍,“一对一”对口关爱贫困学生,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张排村的刘江飞,因父亲脑血栓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一度想要辍学务工;徐富超、徐富琳两姐弟是留守儿童,母亲出走,父亲去世,生活和精神的压力对学业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些孩子的现实困难,韩坤与知心大哥们从生活上给予关爱,自费为他们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从学习上加以支持,通过微信、电话和家访与学生们定期、不定期交流,积极协助解决生活学习困难,鼓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从心理上交心,做他们的心理辅导员和成长领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知心大哥们包靠的困难学生变得阳光开朗,成绩稳步提升。韩坤感慨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永不过时,孩子就是挖掉穷根的铲子,孩子的成功是永久脱贫的最大希望。”目前,经济开发区知心大哥队伍已达13人,对口帮扶贫困学生46名,扶志行动成果初步显现。(中共安丘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