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引领作用,积极整合优势人才资源,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培优育新,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围绕全市“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和农民培训需求,采用现场教学与外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今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开展技术培训70场次,其中集中培训56场次,现场实际操作38场次,培训总人数2400人。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初级新型职业农民648人,中级156人,高级28人。同时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新农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打通农民学历晋升渠道,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线上线下等教学方式,对达到毕业要求、取得规定学分的学员,注册电子学历并颁发普通高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
科技助农,强化乡村振兴主引擎。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聘任任宇军等20多名中高级职称的农艺师、畜牧师、农技师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全市20多个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推广先进种养技术,建立示范种植基地,提升农副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开展“百帮千”和农技110服务,抽调100余名技术干部,对1000多户贫困群众定期开展上门服务2000余次。
人才下沉,打造乡村振兴智囊团。组建农业、医疗、教育、科技4个行业系统专家人才服务团,共计81名专家人才,19个专家组,建立服务基地53个,开展服务项目39个,联系基层人才1000人。帮助基层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培养急缺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公益性服务。
产业引领,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实现人才由“零星分布”向“抱团集聚”转变,鼓励优秀人才向产业一线流动,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建立兴平市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3个,入站专家9人,柔性吸引专家17人。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樱桃、葡萄、猕猴桃、黄桃、双矮苹果等特色产业,集中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果蔬面积21.57万亩,年产49.2万吨。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