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巴楚县团委驻阿纳库勒乡博孜买里村工作队副队长潘荣森常用来提醒自己的一句话。驻村以来,他把群众的事儿放在心上,以身说教助力青年成长,用真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用辛勤铺筑农户致富的道路,用青春浇灌着驻村之花。
用心开导做年轻人的“大哥哥”
“乔丽潘,心里有事儿一定要告诉哥哥,我来替你想办法。”潘荣森轻声说。乔丽潘·买买提就读于新疆五家渠市的一所学校,妈妈因患有眼疾无法外出务工,家中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弟弟和一个无业的哥哥。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爸爸一个人身上,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资料图
又到了开学季,潘荣森像往常一样挨个到返乡大学生家里走访。当走到乔丽潘家时,细心的他发现乔丽潘双眼通红,像是刚刚哭过。经过再三追问后得知,原来,新学期要交3000多元的学费,父亲拿不出钱来,就劝她退学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潘荣森听后,找到乔丽潘的父亲耐心的开导说:“您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毁了孩子的前程。困难总是暂时的,我们要勇于克服眼前的困难,才能给孩子铺就一条美好的人生路……”劝说他打消了让女儿辍学的念头后,潘荣森立刻替乔丽潘写好助学申请书马不停蹄地前往县民政局,帮助她申请到了每年3000元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最后乔丽潘如愿以偿返回到了校园。
在博孜买里村,像乔丽潘·买买提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改变人的一生、改写命运的大事。”潘荣森说。
驻村以来,潘荣森打心眼里把村里的大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有空就和工作队员、村干部逐一走访,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不断地鼓励他们做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现在,潘荣森已经成了村里年轻人心中的“大哥哥”。
用情疏导做长辈们心中的“暖阳”
“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只要用真心、真情去化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潘荣森和其他队员这样分享自己的心得。
阿不都如苏力·马木提的女儿前年出车祸去世,留下一个外孙女由女婿肉孜·阿布力米提扶养,两家人因为争夺小穆开代吉尔抚养权的问题闹过矛盾,互不来往。如今,因阿不都如苏力渐渐年事已高,总念叨着想见外孙女。得知事件后,潘荣森积极联系协调,立即带上阿不都如苏力前往女婿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外孙女,老人喜极而泣,感激万分。
生活中潘荣森不仅能帮助老人化解纠纷矛盾,他还十分关心关爱老人日常的生活所需,一有空闲他就会入户陪伴村里的老人说说话,唠唠家常,和老人一起分享工作生面的趣事。
卡迪尔·阿布拉和老婆娜迪罕·卡迪尔离婚好几年了,家里就他自己一个人,平时靠着在县城骑人力三轮车送货赚些钱补贴家用,平时无暇打扫房子,家庭环境脏乱差。潘荣森发现后,就利用党团活动日,组织村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去他家义务劳动,帮忙打扫卫生,美化庭院环境。卡迪尔老人看到院子整洁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驻村以来,无论哪位老人,只要有需求,就会看到潘荣森为老人忙前忙后的身影。这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村民老人心中的一轮“暖阳”。
用智扶贫做群众们的“推销员”
因博孜买里村村民思想保守,种植结构单一,富余劳动力多。于是,潘荣森就积极拓宽致富渠道,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等途径达到脱贫增收的目的。
资料图
阿依努尔汗·马木提是村里典型的空巢老人,子女或外出就业,或远嫁他乡,家里只剩她一人独自生活。每到夏天,她家种的马奶葡萄就挂满藤架,然而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她并未意识到可以通过售卖多余的葡萄来增收。潘荣森发现后,主动征求老人同意,将她家的葡萄拍照晒到朋友圈,吸引采购商前来购买,发布当天就帮助老人卖出几十公斤葡萄,收益近300元钱。
由于博孜买里村村民家家都喜欢在庭院内种植葡萄树,种植出的葡萄也是品种各异,大部分都面临着类似阿依努尔汗老人家剩余葡萄无法出售的问题。潘荣森便主动担当起村民们的推销员,他建起绿色葡萄销售群,帮助群众在线销售。在他的帮助下,群众庭院的“方寸”之地化成了在家增收的“聚宝盆”,每户村民都获得了收益。
博孜买里村养殖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增收解放劳动力,在潘荣森的建议下,村里成立了“托管牲畜专业合作社”。
亚森·阿布都如苏力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在合作社成立之前,潘荣森就多次向我提出建议,希望我能带头成立一个托管牲畜专业合作社。”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亚森牵头成立合作社,将全村257户村民3000余头(只)牲畜纳入合作社集中托养,让他们既能安心外出务工又能得到年底分红。目前,合作社农户平均年增收2000元至5000元,随着后期托养数量不断增大,村民的收入还将大幅增长。
“我愿把我的青春和汗水奉献在这里,这样我才无怨无悔!”潘荣森把博孜买里村当成了自己的家,坚持用青春和奉献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做一名让群众有困难时想的起、有需要时靠得住的暖心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