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与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与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研修班学员举行座谈,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人才强国”,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科技与人才的热议。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无论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创建史,筚路蓝缕的改革开放发展史,还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奋斗史,都活跃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刻苦钻研、接续奋斗、奋勇开拓的身影。他们用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促进科技进步;用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推动社会发展;他们还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擦亮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标识。历史证明,科学家是各行各业人才的高峰,科学家精神是人才培养的精神“富矿”。
科技因人才而兴,人才因科技而聚。我国当代的科学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的交融史。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们,在打破科技封锁、筑就科技高地的同时,积极为新生代提供学习历练实践机会,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培厚了科技加快发展的土壤。老一辈科学家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做法,开辟了人才培养的“快车道”,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家精神的人文内涵。进入新时代,我们自豪地看到,我国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领域也还存在短板,甚至还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都必须靠人才来破解。
没有主峰的高耸,再大的山也是低矮丘陵;没有高原的映衬,再高的峰也会孤寂无名。拥有一批具有爱国情怀、真才实学、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弘扬科学家精神,我们首先要树立起对科学家的尊重,并推而广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更深层次上,我们还要注重挖掘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让全社会更好地理解科学和人才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关系,依托科学家群体这座人才的“高峰”,拉动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高原”,为人才强国奠定群山辉映的坚实基础。
龚妍文(宜良县竹山镇人民政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