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观察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融平台·共享家”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2020-11-24 作者:佚名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强化党建统领意识,按照“党建统领、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协同聚力、融合发展”的城市基层治理发展理念,探索形成“融平台·共享家”社区治理的工作方法及模式,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着力主体资源融合,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坚持党建统领,融合居民、物业、企业、智库等主体资源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是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化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设置,设立6个网格党支部、10个楼院党小组、27个党员中心户。成立由街道包居干部、“两委”成员、网格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小区物业管家组成的“一格五员”网格服务团队,把各类服务下沉到网格,把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注入网格,开展党员联户、民情收集、隐患排查、服务代办、家庭互助等活动。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从市委党校、海大等院校延聘社会治理领域学者组成专家智库,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自治组织为载体,以社会组织和社工为骨干,以专家智库为智囊的新“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引进3家专业性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3000余人次。三是加强李沧区党员政治生活馆党建示范点建设。利用VR技术创新沉浸式、体验式组织生活模式,自2019年5月启动以来,党员政治生活馆累计接待400余个团队、12000余名党员群众。

  着力社会资源融畅,健全社区共驻共建体系。一是用好共建议事会平台。按照党建统领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二元融合”思路,联合周边村改居社区搭建共融共建平台。发挥党支部兼职委员作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委会,共同研究区域化党建重大事项,协调解决辖区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健全党建联盟议事会。与青岛国际院士港集团、绿城服务等35家单位达成共建意向,每周开展一次共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联盟议事,实现社区老年大学、社会服务等各类资源共享。三是建立双向认领机制。在“三张清单”基础上,强化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组织联接和利益联结,社区与共建单位签订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共建协议11项。

  着力服务资源融通,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社区各类群体需求为导向,推动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向小区、居民拓展延伸。一是建好用好延川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恋舞空间”、“YOUNG SHOW”、老干部活动室、“三点半课堂”、“我家厨房”等多个板块满足居民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为各类社会自组织提供活动场地。特别打造全国首个社区老兵书屋,开展红色沙龙、“军民同绘中国梦·邮展共赏庆八一”、战斗英雄见面会等活动。二是完善网络,探索建设“微联动·大服务”智慧化社区。拓展“理想延川”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开通“公益延川”“志愿延川”“书香延川”“颐乐延川”网上便民服务,实现组织关系转接、退休养老等网上处置可办事项100%一次办好。建立60余个群组成的社区微信矩阵,实现居民办事“零跑腿”,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防控知识宣传等活动,居民入群率高达95%。

  着力文化资源融汇,助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社区居民群体年轻化、精神文化需求高、乐于接纳新事物等特点,以培育孵化社区自组织为载体,把文化融入生活,不断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对文化类社区自组织加强指导和管理,以社区颐乐学院为平台,引导培育了红叶朗诵社、闻馨花艺社、旗袍社、群艺社、敬树森品酒会、活力瑜伽队、延读社等15支特色自组织队伍。搭建社区自组织风采文化展示平台,开展邻里文化节、群团组织年会等活动80余场。完善社区自组织发展建设机制,通过公益载体组织社区文化骨干人才交流培训,促进社区文化资源融汇。

  着力人才资源融洽,强化社区工作力量配备。建立退休干部、企业高管等80余人的人才智慧库,带动党员帮扶队、网格管理队伍等服务类自组织建设。深化社区党群服务人才联动培养和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定期开展经验分享会、社区荟萃论坛以及线上群主交流会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体系,组建“理想延川”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200余人,涵盖老干部协会“银发”志愿队、网格先锋队、社区幸福里、“红色先锋·榜样力量”宣讲团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7支,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百次。2020年疫情期间,全新组建老兵医护、菜篮子服务、特护服务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中共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www.dtdjzx.gov.cn/staticPage/jcdzzjsw/cityexper/20201113/2773074.html
上一篇: 兰陵县:党建引领 抓实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

下一篇: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打造“五融工作法” 探索社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