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形象工程”毁形象伤民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形象工程”往往为人忽视,那就是“作文”。作为一种传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作,文章如果也搞“形象工程”,轻则贻误工作,重则败坏党风政风、伤害民心,因此必须防、长期治。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写材料,也许文采和华美方面会有所差距,但反应实际、映鉴工作才是材料的本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文必然得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方能为决策提供素材、为干事创业发挥功效。否则,只追求材料本身上的“完美无瑕”,就是纸上谈兵。
“作文”需要形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在“作文”时只重形象、看形式、丽辞藻。有的人办文“机械化”,开会发文习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依葫芦画瓢,不与单位实际结合;有人工作成效“美图化”,表现为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政绩工程”;有人写文章“空心化”,下笔千言,洋洋洒洒,读起来都是假大空的套话,没有一句实际的东西;有人写文“神秘化”,故意引用各种典故、资料,仿佛别人读不懂,才显得自己高深。这些做派究其原因,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浮泛。
摒弃“形象工程”,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文章要写真情,反映的问题要有真凭实据,不能信口开河,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不能“把一说成十”;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情况摸清,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让文字真正反映出群众的诉求。要在求实上下功夫。“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要深入思考,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文字表达要平实通俗,不要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要多用群众语言,多说群众能听懂的话,让文字带着泥土芬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要在求效上下功夫。“文以载道,以用为贵”,“作文”不能一作了之,要看文章中的观点能不能立住,文章中的措施有没有效用,文章中的部署能不能真正落实,这样文字才有生命力和穿透力。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用心“作文”,一定要摒弃“形象工程”才行。
李钰婕(新平县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